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勵就等同於國有資產的流失,它並未弄懂怎樣才更好。聯想的發展憑藉的是人的智慧,而不是政府最初所投入的20萬;並且聯想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它不是石油,也不是鐵路,不受國家的壟斷。 聯想的私有化仍然是個敏感問題

蘇小和:但從學院的角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聯想的私有化應該向前更進一步,而不是停留於眼前,但為什麼沒有呢?

柳傳志:這件事比較敏感,整體上科學院特別開明,他們的目的是讓科學院的所有股權降低,然後引進新的股東,讓科學院進行所謂的社會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科學院著重在科學研究,而並不善於管理企業,因此它希望引入更多的股東,以股東代表的多元化來改進企業的管理體制,但其中它並沒有提到MBO的問題。

蘇小和:我覺得透過併購的方式實現國有股的稀釋也是一個很好的路子,這樣你再介入,它就不再是一個國有企業。

柳傳志:是的,但現在同國家談起這件事,總是會談及國有資產流失。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你出再高的價格,國家都會說便宜,因為企業到你手裡之後,企業肯定會辦得更好,那樣出售價格就顯得更便宜了。所有的事國家都這麼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它會覺得價格太便宜,國有企業被賤賣,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現在,我們也進行投資,凡是我們投入了資金的國有企業都做得特別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實行員工持股。我們投資國有企業,實現控股後,企業就屬於我們了,然後我們再將之賣給員工,願意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愛便宜賣就便宜賣,愛按原價賣就按原價賣,這與國有資產無關,也就更談不上國有資產的流失。如此一來,管理層就擁有了公司股份,也就會更加積極地去為公司創造利潤,但是要想讓國家直接賣東西給員工,那就非常困難,一旦實施就會與國有資產流失掛鉤。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柳傳志的忍耐力(5)

蘇小和:企業的產權一定要自然人化,這是一個常識,沒有道理可講。關於國有企業,歷史上法國、英國、美國曾經都辦過,但沒有一個取得成功,根據你這麼多年的經歷,以你的眼光來看,中國抵制國有企業的股權化或者私人資本化的主要阻力是什麼?

柳傳志:這個話題也比較敏感,在這裡我僅談談我個人的看法。這裡面有多重因素,最基本的因素還是與國有體制有關。比如牛根生、馬雲,公司員工達到幾萬人,由黨領導的國有企業能有這麼堅強嗎?我注意到浙江的十六大、十七大的黨代表大部分也都是民營企業的代表,在過去,則都是政府單位的人,即使有來自企業的也都是來自國有企業,老百姓則是居委會成員。在今天,這件事情確實是個問題,共產黨還是執政黨。

今天的企業家都必須頭腦清醒,由於企業家發展之後,貧富差距緊隨而至,企業家與老百姓和政府的想法就不一樣了。周其仁曾經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對“將中國的高爾夫球場改成廉租房”的提議投票表決,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投贊同票。這話說得很透徹,但是就這樣沒收高爾夫球場又非常沒有道理,一定會影響生產力的發展,可大家還是會同意。兩極分化出現之後,老百姓對貧富之間的差距非常敏感,因此國有企業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他們不明白,也感覺不到。那什麼情況可以改變這種方式呢?我覺得真正能改變這種方式的是對老百姓進行補貼,國家稅收收入增加以後,國家將企業所上交的錢直接貼補給老百姓,這樣一來,老百姓就能立刻感覺到,因為企業家所交稅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蘇小和:但事實上,這種方式被證明是失敗的。這種方式也就是凱恩斯的模式,政府驅動型,政府管理所有的一切,法國、美國都曾試驗過,但都以失敗告終。

柳傳志:當然,按照今天的這種做法,增加一萬一的稅,除去其他各項開支,最終到達老百姓手中的錢則少之又少,因此老百姓不可能感覺到實惠,他們只看到企業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蘇小和:這種受惠是單向的。

柳傳志:在這種條件下,確實存在一種民粹主義的觀點,如果這種觀點過於強烈,它就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

蘇小和:如果沒有市場主體,這必將影響整個市場的發展,那麼企業也會跟著遭殃,這是毋庸置疑的。

柳傳志:對此,企業也得特別小心,總是順應這種潮流,因此企業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蘇小和:我們注意到張維迎教授每次都說要警惕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