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幾乎沒有可能。”

但他後來還是對境外媒體透露了以下模式:“我們正在開始從服務中獲得收益,特別在我們正在嘗試的在中國的各種服務,收益將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從第三方獲得收益分配。這包括從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向網站30萬會員提供運輸、保險、飯店和旅遊服務而獲得的收益的分配收益。二、線上商業推銷和廣告。這包括網站註冊服務,在阿里巴巴搜尋中優先順序的改變、標題連線廣告和其他相關服務。三、交易收益。將來阿里巴巴將從會員的交易中獲取收益。”

唯減肥以笑傲嚴冬(6)

以上三種模式沒有一種成為日後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可見當時的馬雲和阿里巴巴真的還不知道賺錢之路在何方。

在不久舉行的阿里巴巴“遵義會議”上,三個“B TO C”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並形成了決議,但關於盈利模式,會上列出來的就有十幾種,包括馬雲提到三種,還包括系統整合、主機託管,甚至還包括飯店預定。但在十幾種模式中有一箇中國供應商,正是它使阿里巴巴擺脫了絕境,走出了漫漫寒冬。

對於新興的網際網路產業,一切都是新的,都是史無前例的。市場試錯是必不可少的,市場感覺是逐步找到的。雅虎是如此,eBay是如此,新浪是如此,阿里巴巴也是如此。

質疑馬雲和阿里巴巴並非僅僅是網際網路冬天的產物,這種質疑一直持續到2002年10月阿里巴巴盈利時為止。在這之前,馬雲關於質疑的種種答辯和慷慨陳詞都被視作狂人瘋話,相信者百無一人,連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

說到底,在最寒冷最無情的冬天,網際網路遭遇的是一場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不僅來自投資商和媒體,還來自傳統產業和大眾百姓。網際網路到底是泡沫還是新經濟?網際網路到底是一場炒作還是一場革命?網際網路從業者到底是開路先鋒還是燒錢的騙子?

馬雲,作為中國第一家網路公司——中國黃頁的創辦者,作為6個月神話般崛起的阿里巴巴的CEO,作為第一個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國企業家,作為一個全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和一夜之間冒出的風雲人物,作為一個滿世界宣揚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10大網站之一的侃爺,在這場信任危機中必然首當其衝。質疑、攻擊和謾罵都是躲不過去的。是先鋒還是騙子?是企業家還是吹牛家?這些都是馬雲必須回答的問題。然而不管馬雲怎麼說,不管馬雲是如何堅信網際網路的未來和堅信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都不能消除人們心中的疑慮。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只有時間和歷史。

在長夜漫漫看不見一絲曙光時,在大霧彌天看不清任何方向時,最需要的是企業家的堅定、執著、睿智和勇氣。好在馬雲正是這樣的企業家。他其實並不需要人們保護他,他早就練就了一副鐵嘴鋼牙橡皮腮幫子,早就磨鍊出一種難以置信的抗擊打能力,他是堪稱睿智的戰略家,也是地地道道的賭徒!馬雲自己也承認:“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賭,但我不好賭,不喜歡賭的人不能當領導者,領導者一定要賭,因為你不知道未來到底是對還是錯。所以你必須要作決定。”

當時,比阿里巴巴錢多的網路公司有得是,例如作為阿里巴巴競爭對手的美商網就融到了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比阿里巴巴商業模式清晰的網路公司也有得是,例如那些B2C、C2C公司,那些遊戲公司和門戶公司。然而寒冬過後,90%的中國網站都倒閉了,數以千計的網路先行者都壯烈犧牲了,其中有海歸,有MBA,有技術高手,有外企高管。那是個“剩”者為王的時代,為什麼剩下的是阿里巴巴?為什麼剩下的是一個英語老師出身的馬雲?答案就埋在網路冬天的凍土裡。

每個網路犧牲者和失敗者都應反問,在那個漫漫嚴冬,在那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你的心態是什麼?你做了些什麼?你動搖過嗎?你賭過嗎?

跪著過冬

阿里巴巴的冬天開始於2000年9月。其標誌是9月20日馬雲宣佈阿里巴巴進入緊急狀態。

2000年12月18日,阿里巴巴召開了全公司大會。在會上馬雲說:“阿里巴巴要做什麼?做全球概念的B2B,改變全球700萬商人生活方式。現在阿里巴巴的發展遇到了很大問題:一、幹勁、士氣不如從前。人多是雙刃劍,早期的氛圍肯定會被沖淡,外面的人進來,一些人小富即安。二、網站沒有進步,陷入迷茫。網站的使用是個人還是企業?網站建設陷入停頓。三、競爭對手。有些我們不認為是競爭對手的人已經起來。”

接著馬雲重提企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