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如此!

他更沒有想到,崇德帝的一紙詔書,將他推向風浪更高處。

(章外:關於分齋教學,其實是胡瑗提出,胡瑗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我覺得這些理念是十分超前的,借而用之!還有一個半小時結束新書期,堅持!我心塞,要不要求求保底粉紅呢?)(未完待續。。)

ps: 感激所有的書友們!名單稍後詳附。推薦一本古言好書,情節動人、坑品保證。《錦謀》,作者:總小悟,書號:3393372,簡介: 古人說: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

晏錦哀呼,在這個勾心鬥角的深宅,她只想護住父母。

苦心志……還是睡覺吧。

至於大任……

天塌下來,不還有個他嗎?

134章 逼高

(祝大家五一快樂!大家都出去玩了吧?哈哈,謝謝大家。求保底粉紅!)

朝會之後,崇德帝下了一道旨意,稱孟圭堂和顧重安乃上佐下濟之才,特意賞賜兩人文綺、貂皮,還賜了一幅“當世師表”的匾額送到雲山書院,以表彰兩人和雲山書院。

旨意稱:“書院分齋,讀書其中,治事其中,使之朝夕講誦,整躬礪行,令天下才學皆有所用,亦興賢育才一道,亦造福國朝一道……朕嘉而興之,此諭。”

這個旨意,還有孟圭堂和顧重安賜賞、給雲山書院賜額,都表明了崇德帝和朝廷對書院的態度,表明了崇德帝對“不出仕為官也能造福百姓”等規範的認同。

上意如此,加之葉端和徐楨等人站在書院一邊,朝中因書院規範引起的爭端,面上就平息了下去,至於暗地裡,又是另外一回事。

那些反對規範的官員們,其實門兒很清。既然皇上表了態,作為臣子的他們,當然不敢與崇德帝直爭,私下裡卻將孟圭堂和顧重安罵個狗血淋頭,心想著有什麼辦法讓孟圭堂和顧重安栽一次。

孟圭堂安於雲山,那就算了,但顧重安是秘書省的官員,這總讓朝官們有一種非我族類的感覺,不然他為什麼要提出那樣的規範呢?

人心是很微妙的,他們這樣的想的時候,無形中就對顧重安有所疏遠,就連秘書省的官員也不例外。

秘書丞葛洪即將致仕。對顧重安倒一如既往地和藹,甚至心底有一些佩服。這個為官平平的秘書郎,最近幾次行事都讓他震動。顧重安這樣的官員,實是朝廷少有。

“重安,我不日即致仕,你……好好為官吧。”葛洪看著顧重安,想提醒他些什麼,最後只能說這麼一句。

顧重安聽了,心中感到一暖,便笑著說道:“多謝大人提點。下官心中知曉了。”

葛洪說的是什麼。顧重安很清楚。自顧霑讓他多留心秘書省的事,顧重安對秘書省就上心了,這幾日秘書省官員看他的眼神,還有他們的疏遠排拒。他都看在了眼裡。

除了葛洪和齊泌之外。其他官員非必要。都沒和他有什麼接觸。對此,顧重安感到黯然和無奈。

秘書省的官員與書籍經義打交道,應該比別的官員更懂明學培德之理。他們明明知道,雲山書院的規範是對百姓、後世有益,為何還如此不待見他呢?

“過些時日變好了,他們只是一時入谷而已。你這樣做法,很好很好。”葛洪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著說道。

他對顧重安的做法是很歎服的,有些事情,雖身不能至,心卻嚮往之。顧重安行事不曾考慮帝心朝官,不曾在意朝中勢力拼角,這是葛洪心中所願卻不能做到的。

身在朝堂,陷於千絲百縷的勢力關係當中,真想從意願去行事,那是一種奢想。無疑,顧重安是幸運的,他心中所守,都堅持了下來,並且得到了實現。

“下官多謝大人了。下官已在春暉樓備下酒席,還請大人撥冗前來。”顧重安朝葛洪拱了拱手,這樣說道。

就算沒有葛洪此時的提醒,顧重安對葛洪都是感激的,誠如顧霑所說,葛洪要離開秘書省了,顧重安總要禮謝歡送他一番。

葛洪點點頭,欣然赴這席,席中作陪的,除了顧重安外,還有被稱為“秘書五善”之一的齊泌,在秘書省官員對顧重安疏遠的時候,他和顧重安反而走得很近。

齊泌對顧重安的態度,其實和葛洪所想的一樣。他們所想而不敢做的事情,顧重安做到了,他們便心往之。

酒席結束之後,在目送葛洪離開之後,齊泌帶著醉意與顧重安說道:“顧兄,你這樣的性子,適合為官,呃……你可有想過離開這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