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過程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他第二篇小說,卻是他第一次大量採用意識流技巧描寫女性心理。雖然還嫌生硬,但有些片段對女性內心世界刻畫得很好。事實上這篇小說恐怕也受到另一個作家影響。《現代文學》第7期,介紹美國南方小說家凱薩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其中並翻譯了她的短篇小說《棄婦吟》(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這篇小說技巧很特別,整篇故事隨著一位彌留期間老婦人半清醒半昏迷的意識流動,追述她年輕時被愛人拋棄,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波特在這篇小說中,意識流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王禎和自己承認很喜歡波特的小說,這一篇他一定讀過,因為他自己的第一篇小說就是發表在同期上。《永遠不再》可以說是王禎和的《棄婦吟》,波特純熟的意識流技巧,可能曾給王禎和相當大的啟發,若干年後,他寫《老鼠捧茶請人客》,全篇用的都是意識流了。而且寫的正是一位彌留老婦靈魂出竅的故事。王禎和在這篇故事裡,終於能夠全盤掌握他在《永遠不再》裡還沒有達到的境界。

花蓮風土人物誌——高全之的《王禎和的小說世界》(7)

張愛玲與其他小說家幾乎沒有什麼往來,由她主動去結識的,王禎和算是絕無僅有,這也是兩個人的緣分。

高全之在《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裡,也曾花了不少篇幅探討王禎和的幾部諷刺喜劇小說:《美人圖》《玫瑰玫瑰我愛你》,他很努力地去尋找這些小說的社會意義,也曲意替這些小說辯護。我們讀王禎和這些諷刺喜劇,首先一定覺得他的文字語言辛辣調皮,讀來過癮,對他諷刺挖苦臺灣一些烏煙瘴氣的社會現象也會拍手稱快,但作為文學作品,我總覺得這些並不是王禎和的上乘之作。最好的諷刺小說大多能夠做到謔而不虐,《儒林外史》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錢鍾書的《圍城》又是另外一例,魯迅把阿Q無論寫得如何不堪,但我們仍覺得阿Q可喜可愛。王禎和可能太過深惡痛絕他小說裡那些獐頭鼠目的人物了,罵起他們來,下筆不免失於尖刻。王禎和還是描寫他故鄉花蓮那些“小人物”時,最動情、最動心,也寫得最動人,他把一腔的愛心都灌注在來春姨、阿登叔、萬發、阿緞、老祖母身上了,即使不很可愛的秦貴福、阿乞伯、含笑,甚至是阿好和秦世昌,王禎和都能夠待以哀矜。是在描寫這些“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小說家廣大同情的胸懷。

花蓮子弟王禎和,以他的文學天才,替他故鄉寫下了一部永恆的風土人物誌。我相信以後研究王禎和作品的專書還會陸續出現,但高全之這部《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資料收集周全,範圍涵蓋甚廣,還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值得作為重要參考。

原載1996年1月《聯合報》副刊

注 ①《在鄉土上掘根》——遠景五版代序,胡為美。《嫁妝一牛車》,洪範版,1993年,284頁。

②《永恆的尋求》,《人生歌王》代序,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

③同①,283頁。

④同①,283頁。

王禎和,臺灣花蓮人,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40年生,卒於1990年,得年50歲。著有《寂寞紅》(晨鐘,1970),《三春記》(晨鐘,1975),《嫁妝一牛車》(洪範,1993),《從簡愛出發》(洪範,1985),《美人圖》(洪範,1982),《香格里拉》(洪範,1980)等書。

高全之,福建省長樂人,生於香港,在臺灣長大,求學。紐約州立大學布夫羅分校電腦科學碩士。著有《當代中國小說論評》(幼獅),後改由三民書局印行,書名改為《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及《王禎和的小說世界》(三民)。

高全之附註

關於白先勇《花蓮風土人物誌》

2008年7月臺北爾雅《白先勇書話》收了白先勇為《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寫的序文《花蓮風土人物誌》。《書話》第105頁空白。編者隱地來信說那空白頁預留給我,要我記錄白先勇寫《花蓮》的事蹟,《書話》再版時填補空頁。

白先勇慎重其事,足足寫了七八個月。出版社急了催問,我只好暫壓校訖的書稿,企圖減緩出書作業進度。

那拖延是值得的。這篇導論氣度恢宏。除卻對我個人的溢美,它感性回憶白王交往,析疏王禎和小說得失,兼評文化論述時尚,趁勢表述與王禎和文學相關的兩個議題:鄉土與現代、方言與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