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交待故事之前先把吳、蔣關係,作一簡單交待。昊自美學成歸國,受蔣器重,歷任國民政府黨政要職。黨內曾任中宣部副部長,於政府的架構中,先後出任漢口市長、重慶市長繼上海市長、臺灣省主席。外交方面,擔任外交部次長,為蔣面前長期得寵的愛將之一。但吳和經國間,則格格不入,形同水火。事件的爆發,即種因於此項潛在內鬥的表面的。

贛南時代、重慶時代,經國和康澤、陳立夫的人馬,不斷交鋒,但與吳副部長、吳市長,風牛馬不相及,尚能和平共存。一九四八年八月,經國突奉命赴滬任經濟督導員(詳見本書12八一九防線),侵入吳的勢力範圍,雙方意見分歧,發生正面衝突。吳國禎從經濟的觀點出發,認為用高壓的政治手段,無法解決經濟間題。吳且赴京,向蔣先生力諫,剖陳利弊。經

國不信邪,堅持“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的信念,只要施鐵腕,全面打擊投機商人,爭取上海市民的通力合作,通貨膨脹,是可以遏止的。他是根據三十年的斯大林新經濟政策成功的先例。事實證明,吳國楨,這位普林斯頓訓練出來的政治能手,的確比經國成熟、高明。一九四八年十月,經國落荒而走,非但未虛心接受上海失敗的教訓,卻把這筆帳記到吳的頭上,認為吳扯後腿,始有那樣的結局。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吳繼陳誠出任臺灣省主席,'4'兩個冤家,窄路相逢,蔣作此人事安排,頗費周章。臺灣是國民政府管轄下的唯一行省,隨蔣赴臺的高官如雲,唯吳適人適事。吳自己亦認為“鈞座慘受大陸失敗之教訓,已銳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險,竭智盡忠,以圖報效。”

斯時,經國羽翼未豐,只有手杖的作用,尚無從過問高階層的人事權,何況“國內的崩離析,國外陰雨密雲”,內鬥為勢所不許。因此,朝鮮戰爭爆發前,勉能同舟共濟,保持和諧的局面。

就政府的體制觀察,經國任政治部主任,承參謀總長周至柔之命,職掌三軍政戰工作。吳為省政府主席,主管地方行政,井水不犯河水,雙方各司其責,各盡所能,儘可相安無事。但這僅是表象,獨裁主義式的統治,任何公諸於世的法律規章,隨時可以廢棄、踐踏,機關與機關間的運作、並無固定的程式、經國的權力,遠超過其公開的職銜,明的一面,是政治部主任,救國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