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風大了些,鄭秀文感覺自己後面的披髮被吹亂了,她用一隻手整理著頭髮,輕聲對著大哥說:“再大些聲音,你定會感覺甚好!”
“噢,是的!!”
這聲音果然大,似乎群山都有了回聲。
“噢,甚好…”
眾人又去了中巖寺大殿的右側,那裡有一塊一丈多高的岩石,扁平光潔、巍然屹立,岩石上題刻隸書“玉笏”二字。
這便是二叔鄭聯在中巖山時,看到這塊大石頭頗像大臣們拿在手上向皇帝報告事物的記事牌,於是題書。
鄭秀文問大哥鄭智:“大哥,你猜二叔在題這個字時,他最想要的是什麼?”
大哥鄭智說:“噢,當是做朝廷命官。”
鄭秀文幽幽地說:“後來他們又分封爹爹為永勝公,爹爹卻又為何寧願要永勝伯這個封號呢?”
大哥鄭智說:“噢,永勝伯怕是有發封印,永勝公卻沒有發封印…”
鄭秀文笑著說:“大哥呀,爹爹哪裡是在乎一個封印,都是木頭章,二叔自己就刻了一個。怕是爹爹覺得這些都是些無用的東西了…你說,二叔現在還想著做朝廷的命官嗎?”
“噢,怕是不會了。”
“所以,人的願意都會變的,都會提高的,只要你見識多一些。
這幾日你聽我談及臺灣,你想去見識一下嗎?”
感謝白金盟主清風耗子、白銀盟主美樂芝、白銀盟主guozhiyin、盟主書友19630508、胡鎮南、蕭湘、cmd19764、喜歡就好也搶、甜甜葡萄、hyh62的支援。
大家看看手裡的保底月票,特別是剛訂閱的朋友,不要浪費了,投我吧。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化情深
就這樣,十天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他們最後還去了一趟同安的孔廟。@頂@點@小@說,。。
因為這個時候鄭秀文聽聞爹爹正在大修特修同安孔廟,那麼爹爹的用意就很明顯了,爹爹這是要大力弘揚儒家文化啊。
那麼在這個時候,去看看正在修建的孔廟,怎麼能不讓爹爹高興呢?
大家還當成了一個玩,聽聞那裡要建成千傾面積大小的建築群,樹起孔聖人三丈高的青銅像!
將來,所有福建的讀書人都要年年到這裡叩頭祭拜,沒有給孔聖人跪下過,莫說自己是讀書人。
鄭秀文心想,要知道同安還有一座梅山,那裡春天時也很漂亮,就是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梅花了。
廈門島上的一切,大家現在都差不多閉著眼能摸到地方了,沒有可玩的地方了。
永勝伯鄭彩聽了鄭智和鄭秀文的聯合要求後,當然高興了,這一次長子、長女一起去孔廟參觀,正是彰顯永勝伯本人對同安孔廟的看重,怎麼能不允許他們一起離島去參觀呢?
同安孔廟本來就不是偏僻的地方。
早在五代十國時,同安邑令陳洪濟始建同安孔廟於登龍坊,南宋紹興十年邑士陳彥千等遷建同安孔廟於今址。
紹興二十三年朱熹增建經史閣、教思堂、蘇公祠及時性志道等四齋。
到了明天順五年,建有“興賢育才”坊,明嘉靖年間,建成林希元祠堂。
這裡面的蘇頌是公認的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林希元是明時期著名的理學家。
這一次大修特修孔廟時,有大儒顧問團提出建議說:“蘇頌好學,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於演算法、地誌、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則無所不通。
特別是那由他監製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其有百般機巧,千種變化!
待我等複製成後定能勝過漢唐集團的一些物件。
現在雖然失傳已久,但是我等手中有蘇頌的《新儀象法要》,先前,看那上面的機械印圖,只是覺得有趣,現在方知此物有用!”
“大善!”在會議中,永勝伯鄭彩第一次拍案而起,說,“我就知道列祖列宗中,定有我等需要的文化!可供我等復興之用…再找些類似的科技先祖,一同共享祠堂!”
蘇頌,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同安縣人,自然在這同安孔廟有祠堂了。
林希元,字茂貞,號次崖,福建同安縣人山頭村人,生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卒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享年85歲。
大儒顧問團同時建議擴大他的祠堂,倒不是因為他是福建人,也不是他官大,而是此人人品剛正不阿,嚴於律己,可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