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打藥,充分利用上臺南良好的水、熱的自然條件。當然這是在穿越者們的技術支撐下。
他們不去追求自動化,用人力好了。特別是在當前明人農民青壯年勞力不足的情況下。
要不然穿越者們哪裡會捨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機耕?
明人農民們習慣於種旱稻。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麼到了臺灣後和當地土著學了呢?一點也沒有體現出文化的先進性來。
考慮到明人農民可能對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術接受能力不夠,容易造成秧苗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敞開式育秧工廠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旱育秧。
這樣一來可實現適期早播早栽。
建國安董事透過詢問當地的明人農民,發現他們其實還可以提前種植,不必嚴格遵循教科書。首次種植浪費了點時間喲。
後期計劃是,建成具有本時空特點的溫室大棚,利用溫室大棚工廠化集中育秧,可根據水稻秧苗生長發育所需,合理地調控溫度、溼度,為秧苗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期望實現四分之一的自動化生產。
這樣可提早水稻播期,縮短秧苗生長期,有利於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對避開水稻生長後期高溫伏旱的影響,實現水稻穩產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