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完全覺醒,開始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而熟知兵法的他,對這個世界也有種獨特的洞察力。既然他根本不在乎這些屠夫,又怎麼會為他們去拚命、而犧牲自己的前程!?
韓信的臉皮在有意識的鍛鍊下,的確是夠厚的了。
廣結善緣,建立知名度
強烈的成功慾望,加上天生的組織能力,使韓信充分發揮了兵法家的冷峻眼光,也對自己的能言善辯頗具信心。
動亂再起,韓信的機會終於來了。但陳勝、吳廣在淮陰附近起義時,韓信並未投入,因為他和范增一樣早看出組織薄弱的陳勝是很難成功的。
相同的,韓信也看上了在會稽郡起義的項梁叔侄,於是主動投入項梁軍團,作一名小軍官。
韓信的劍術並不高明,他本來便是鬥智不鬥力,然而這樣的特長在下級軍官中是不起眼的。因此到項梁敗亡時,韓信仍是毫無表現,還差一點就跟著玉石俱焚了。
總算逃回一命的韓信,被編入了項羽軍團。
這次他學聰明瞭,一直竭盡所能地表現自己擅長謀略的本事,最後總算被軍中的行政工作人員看上,受任為項羽總指揮部的郎中,可以參與軍事計劃。
但韓信卻更加失望了。
因為天才將領的項羽根本用不上總參謀部,他身邊只要有一個范增便夠了。且項羽比較喜歡用有勇力的人,他一向就看不起只會動嘴巴的人,甚至連范增都常受到他的奚落。
韓信也曾向項羽提出很多戰略計劃,但項羽卻連看也不看一眼,便全歸入垃圾桶中作檔案了。像這種喜歡毛遂自薦的說客,項羽是寧可猛幹、硬幹也不會聽他們的話的。
韓信知道他在項羽麾下毫無用處,因此決心另尋新老闆,以展開他的偉大事業。
進入咸陽後,他對項羽的暴力行為感到十分可笑,因為這種無謂的破壞,對治國平天下的領袖人物只有壞處,毫無幫助。他認為不只項羽是個愚夫,總參謀長范增也是個無可救藥的笨蛋。
相對地,劉邦進入咸陽後的表現卻讓韓信非常好奇,他猜想這位表面上膽小溫順的軍事將領,可能才是個可敬又可怕的大野心家。
平民出身,毫無人脈,卻成了天下的NO.2,這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偶像。
尤其劉邦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像極了自己的胯下之辱。
因此,他決定捨棄日正當中的項羽,轉而追隨困難重重、前途多艱的劉邦。
韓信這種自信滿滿的人,深知選老闆要比選公司重要得多。
就在劉邦率隊進入漢中時,韓信表示了跟隨劉邦的意願,自然項羽也甩掉了一個喋喋不休的麻煩者。
想爭天下,為何斬壯士
劉邦正為行軍的困難和逃兵事件搞得頭昏腦脹,自然無暇顧及軍中隱藏著多少人才。
進入漢中後,逃亡的將官士兵更多了,連樊噲等老將都感到束手無策,他們對劉邦軍團的前途頗為悲觀。
劉邦也不禁苦中作樂地表示:
“或許到漢中後,我便要成為‘孤王’了。”
韓信卻不那麼悲觀,他認為讓沒有信心、吃不了苦的人離去,反而會有過濾的作用,對劉邦集團的強化更有幫助。
只是自己仍是一名小參謀官,連劉邦的面都見不到,心裡著實不怎麼痛快。
有次,他實在太不痛快了,便和幾個夥伴偷取了軍營中的酒來洩心頭之間,結果犯上了非常嚴重的罪刑。
由於偷跑人數太多,如果偷跑者跑前再帶些糧食,那麼劉邦的漢王國便會成為“空頭公司”,所以任何偷竊行為一律處死。
韓信和他的夥伴全被判死刑。
此時依照職位高低,位低的先殺,前面十三位都死了,只剩下韓信一人。於是韓信也被五花大綁地架著推出了刑場。
負責監斬的官員,正是劉邦的青年期摯友——馬車伕夏侯嬰,當時他已名稱滕公。
夏侯嬰還是有點機警而天真,臉上自然流露出同情這十四名冤死鬼的神情。
敏銳的韓信很快地看出夏侯嬰的心態,為了掌握最後機會,他故意仰天長笑,大聲嘆息道:
“漢王不是想要爭奪天下嗎?為什麼要殺我這個壯士呢?”
夏侯嬰抬頭一看韓信,果然是一表人才,又對他的話深感興趣,因此立刻停止行刑,親自下場解了韓信的捆索,並請他到裡面詳談。
這是難得的機會,韓信自然大展其口才,企圖說服夏侯嬰。
對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