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賜姓劉氏,從此

改稱為劉敬《史記》中有《劉敬列傳》。

張良的健康情形一向不好,加上多年勞累,病情加重,藥石效果不佳。但他曾接受黃石公贈書指點,頗通道家修身養生之術。

西入關中途中,宿疾發作,張良乃進行絕食治療,以靜心行氣調適身體,並向劉邦請長假,不出門戶。

很多朋友勸他,連劉邦都承認張良的功勞,應趁此機會取得富貴。

但張良卻坦然表示:

“我世家為韓國宰相,韓國滅亡時,我不惜萬金之資,只努力想為韓國報仇,更不怕艱難地企圖暗殺秦始皇,使天下為之振動。

“如今我只憑三寸舌而成為皇帝的老師,封萬戶侯,對我這個沒有國家的普通百姓,已是最高的身份和地位了,我張良也相當的滿足,所以不想再於俗世爭名奪利,但願能跟隨赤松子去作神仙遊啊!”

這份宣告無疑表示張良雖受劉邦重用,卻全無野心,因此從頭到尾,張良都是劉邦最能放心的一名重要幹部。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死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類之出世為生,入地為死。但生死其實同是一件事,都只是四肢九竅的作用而已。(四肢九竅是自古中國人認為生命之中心。)

生的時候,四肢九竅是活動的,死的時候四肢九竅均歸於死靜。而人的生命,由出生到每時每刻邁向死亡,也屬四肢九竅的工作。

愈是想求生,愈是怕死亡,這時四肢九竅的損害更大,例如吃得太多太好會傷身,大害怕太焦慮會傷心,求生心切,野心過大會傷情。

所以善於長養生之道的人,在野外行走也不會碰到兇猛的皮虎,在危險的戰場上,也不會為兵器所傷。是因為這種人能夠將自己的心身完全合於道,所以兕牛雖兇,無所投其角,老虎雖猛,無所用其爪,刀兵雖利,無所用其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善於養生的人,會作到任何兇猛之物均不傷其四肢九竅,均不置之於死地。

在老子的思考裡,柔弱、無爭是順其自然最重要的態度。審慎地清除自己的慾望和意念,將自己投入自然中,自然的力量是無比偉大的,投入自然的人也會在其中呈顯其力量和偉大。世俗的利害,對他則如浮雲一般的淡薄。

張良建立的功勞絕不亞於韓信和蕭何,他對劉邦的影響力,比之兩人,或許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張良所表現的,卻是柔之又柔,弱之又弱。

甚至他在最基本的食慾上,也以不食人間煙火來讓自己清心寡慾,到達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來引誘他和傷害他的境界。在漢王朝成立後的一連串陰謀鬥爭中,連謹慎不心的蕭何都難免受傷害,但說話一向直爽、行動一向大膽的張良,反而從頭到尾都平平安安,甚至愈來愈得劉邦信任,可以稱得上是位深懂得體認自然及生死的得道之士了。

劉邦大傳……第二章 封賞功臣

第二章 封賞功臣

分封功臣到底是件龐大又複雜的工作,地位及封賞必須和功勞相配,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功勞較大而爭執不下,使分封的工作遲緩而無效率。

天子親征,確立從屬關係

重要的大軍團領袖必須安撫,也成了最早的一批諸侯王。

但這些人對新政權威脅最大,分封他們,多少是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不得不作的決定。

韓信的30萬大軍,雖已劃歸朝廷主力,但韓信擁有楚地,仍是劉邦之外的首席軍事強人。

特別可怕的是韓信的軍事天才,劉邦自認望塵莫及。

為求王朝安穩,韓信是非設法處理不可的重大威脅。

但處理韓信是萬萬急不得的事,萬一狗急跳牆,韓信的可怕絲毫不亞於項羽。

劉邦心裡明白,一定非得小心審慎地應付不可。

不過第一批諸侯王中,第一個“中標”的,是始終保持中立狀態的燕王臧茶。

臧荼的燕王是項羽封的,劉邦不過是承認既有的事實而已。所以劉邦建立漢王朝以來,臧荼只是消極的不抵抗,並未積極表示支援新政權。

劉邦遷都關中後,臧荼更有“天高皇帝遠”的感覺,他有意趁機獨立,脫離中央的管轄。

由於齊地自從韓信遷調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