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一直未有新王,更讓臧荼有機不可失之感。
七月,臧荼便宣佈不再奉侍大漢王朝。
為了表示統一決心,不惜任何困難,劉邦決定御駕親征。
隔月,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均已年老病故,其子繼承其王位,但忠誠度也出現了危機。
臧荼原先判斷劉邦不可能派部隊前來,他可以強度關山,再讓劉邦不得不承認事實。但沒想到劉邦卻克服萬難,親率大軍征討,他的心裡難免大起恐慌。
燕軍兵力不多,沒多久便被漢軍包圍,臧荼只好投降被俘。
劉邦於是以太尉長安侯盧綰為燕王。
盧綰是劉邦青梅竹馬的友伴,兩人同鄉又同年同月同日生,從小盧綰便在劉邦身旁搖旗吶喊,兩人感情猶如兄弟。
不過盧綰沒有什麼能力,在建國期間功勞不多,因此成為第一個不靠自己力量受封的諸侯王。
由此已顯示劉邦有足夠軍力,不必再承認既有力量,可憑自己的喜好和關係來晉封諸侯王了。
項羽部將利幾本以陳地司令向劉邦投降,但劉邦卻一直未重新晉封,只要求其部隊在穎川等待。
劉邦由燕地返回時,至洛陽駐營,便召見利幾。利幾先前曾和臧荼有過聯絡,害怕被劉邦知道,而且這個時候召見,具有相當敏感性,恐入洛陽後遭害,乃宣佈獨立,劉邦親率部隊擊之,利幾兵敗被殺。
劉邦返回關中,進行新京城長安的規劃,並著手興建長樂宮。
再製韓信,確認軍政大權歸一統
在劉邦著手確立新政權權威之際,首先蒙受打擊的便是軍事強人楚王韓信。
韓信3O萬大軍被收編,齊地也被收回,雖仍保有天下第一大藩的楚國,但到底和固陵之約——共分天下——有很大差異。韓信的心中,自然相當地不平。
到楚國後,韓信先巡撫諸縣邑,並統合管轄楚境之軍權,出入皆有部隊相隨,以防劉邦再度突擊奪取軍隊指揮權。
韓信的舉動自然很快傳入劉邦耳內,這無疑是對新政權的公然對抗,劉邦內心自然不大痛快。
這時候,卻又發生一件讓劉邦更無法接受的大事。
項羽左右大將之一的龍且,死於濰水之戰,但另一位大將鍾離眛在該下之圍後便失去行蹤。
鍾離眛曾數敗劉邦軍隊,劉邦對他痛恨不已。
鍾離眛和韓信卻英雄惺惺相惜,尤其韓信對鍾離眛的智謀和勇略頗為欣賞,因此在劉邦的追趕下,鍾離眛暗中依附韓信。沒多久,劉邦知道這個訊息,他下令逮捕鍾離眛,解送至京城審判,但韓信置之不從。
10月,負責追緝鍾離眛的官員正式向朝廷提出,韓信庇護朝廷重犯,有造反的意圖。
劉邦召見陣前會議,詢問軍團將領們的意見。
將領們均主張採取強硬態度,以大軍壓境,擒捕韓信和鍾離眛。
劉邦卻低頭不語。
陳平在旁邊表示:
“對韓信的控訴,韓信是否知道?”
劉邦:“還不知道!”
陳平:“陛下的軍隊,在作戰力方面和韓信的軍隊相比如何?”
劉邦:“不如也!”
陳平:“在座諸將領在指揮作戰的才氣上,和韓信比較,如何呢?”
劉邦:“不如韓信。”
陳平:“陛下的軍隊作戰力不如韓信,陛下的將軍指揮能力更不及韓信,在這種條件下卻出兵打仗,我很替陛下擔心啊!”
劉邦:“那麼該怎麼辦呢?”
陳平:“自古以來天子常有巡狩、會諸侯的禮儀,以顯示關心地方民情。如今陛下可假裝將赴雲夢地區巡狩,並會諸侯於陳、楚之西界。
“韓信接到天子巡狩會諸侯的訊息,會依禮儀以非武裝的姿態前來會盟,只要韓信沒有決戰的準備,陛下便可輕易的擒捕之,這隻要一個力士便可以做到了。”
劉邦倒很贊同陳平的策略,乃下令通知附近諸侯,將到雲夢地區巡狩,並會諸侯於陳地。
接著劉邦便率禁衛軍團出發。
隨行的將領也都率其軍團跟隨出巡。
韓信聞訊,半驚半疑,調查鍾離眛事尚未有結果,劉邦卻率諸侯巡狩,並要自己會盟於陳地,到底其中有何陰謀?
如果在這時舉兵反叛,勢必遭到圍剿,雖然勝敗尚未可知,但這一直不是韓信的本意,因而感到遲疑不定。
有賓客向韓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