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始皇有力不從心的無力感。

統一後的第一年,秦始皇在廷議時,對皇帝名稱及政治制度的決策,仍充分顯現敏銳的思辨及創意。

第二年,工作的重點仍放在咸陽,最大的工程是著手規劃並興建全國的馳道。大興馳道的目的,便是為了有效推動中央集權的政務。因此,我們可以想象在這個年度,秦始皇和李斯是如何積極展開行政、經濟,以及文化的統一工作。

不過這一年卻也是秦始皇一生的轉折點。幼年期痛苦的環境,使秦始皇個性中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更加深了他極端的自尊心,使他在政策的推動上傾向完美主義,經常過分強制屬下在執行政令時的徹底。但是統一政策的推行並沒有想象中的容易,使秦始皇嚐到執政以來最大的心理挫折。

始皇28年,政策的推行問題重重,特別是齊、楚兩地一直未能穩定下來,逼得秦始皇不得不展開宣示皇威的天下大巡幸。他由咸陽直至東方的齊地,走到海邊,便轉南向楚國的江蘇,再往西向湖南、湖北,然後回到咸陽,幾乎繞了大半個中國。其間最引人注目的是泰山封禪及派徐市(福)東海求仙兩件事。

齊國原本便是文明發展最早的地方,神秘主義盛行,祭祀的儀式最為完備。秦國的祖先早年便來自齊地,因此泰山封禪對皇權的宣導頗有意義。

但派徐市東海求仙,則顯然和秦始皇早年的純理性思考不合,或許是因為重大的成功讓他衝昏了頭。但求仙是為尋找不死之仙丹,一個健康的人,腦中是不容易裝進“死亡”概念的,這顯示秦始皇對自己的身體已喪失了信心。或許太多的工作要做,樣樣推動又不那麼順利,使他在身心上遭受太大壓力,健康上也嚴重遭到損害。

尤其東方的不穩定,讓秦始皇覺得最沒有面子。雖然秦皇朝的主流派是李斯為主的法家,但秦始皇對齊魯兩地的儒生和方士,一直給予相當的尊重,主要也在尋求解決東方問題的答案。始皇29年再度東巡,卻在博浪沙險為韓國遺族張良派人刺殺,幸好刺客只擊中替身的車子,始皇倖免於難。31年又在咸陽微行中遭到襲擊,顯示統一後的治安情形反而日益惡化,連首都的安全都有了問題。特別是始皇高度的曝光率,使自己的生命倍受威脅,這對一向缺乏安全感的秦始皇來說,相信已造成他心裡的嚴重壓力。

一句謊言,興建萬里長城

始皇32年,面對國內外重重問題,秦始皇不但失掉了信心,也逐漸失去了耐心,或許健康惡化也已經日益嚴重了。雖然先前有徐市求仙一去不回的先例,但在這年的東巡中,他再度派出燕人盧生前往海上求仙人指點,以瞭解他個人和國家的未來,結果自然得到的是一篇冠冕堂皇的頌揚和安慰的隱辭。秦始皇雖稍感安心,但仍無法滿足他想追尋的答案,於是他要求盧生再入海求鬼神指示,盧生被逼不過,便取回了一句“亡秦者胡”的警語。

依照當時的常理,秦皇朝既已統一天下,國內任何勢力自然不可能有所威脅了,因此盧生很巧妙地把可能的危機推給北方的異族胡人。對自己統治已喪失信心及耐心的秦始皇,立刻情緒地想撲滅北方的敵人,他不但立刻派遣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征匈奴,並下令修築中國史上最大的工程——萬里長城。

自春秋時代以來長期威脅華夏文明的戎人和狄人,力量雖然逐漸衰竭,但不久北方又有一個遊牧民族興起。他們擅長騎射,機動性極強,更收編了戎狄的殘餘部落,組成了一個北方遊牧民族的聯合陣線。這便是所謂的胡人,也是日後大漢帝國的宿敵——匈奴。

早從戰國初期起,北方的燕、趙便常受到胡人的侵擾。由於遊牧民族神山鬼沒,駐軍防守根本沒有用,為了不必分出太多兵力影響中原爭霸,兩國便採用築城牆防守的方式。到了秦昭襄王時,胡人也多次威脅秦國北方,為了不分散東戰線的兵力,秦國也開始沿山建築防守用的長城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胡人也常內侵,但規模都不大,忙於推動統一政務的秦始皇,自然沒有興趣關注這件事,因此雙方大致還能相安無事。但為了盧生這句搪塞責任的“亡秦者胡”,使秦始皇一口氣動用30萬大軍北征,並以70餘萬的勞力來修築萬里長城。

蒙恬的北伐軍事行動歷時兩年,第一年攻略了河南地,第二年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34縣城”。

30萬大軍在人數上雖有絕對優勢,但胡人機動性極高,長征軍補給困難,蒙恬不敢採持久戰,只好也選擇險要的地方修建長城以防守。他一口氣完成34個城池,可見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