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秦始皇巡幸的路線,大多在齊、楚兩地。由於這些地區一向和中原文化的差異性較大,地方性組織複雜且較富獨立性,對秦皇室的公權力也較不服從,尤其是對有關經濟和文化的統一政策,更是一點也不買賬,當地的政府官員勢必也深感頭痛。為了貫徹中央集權的決策,也為了協助公權力的執行,秦始皇不得不以皇帝的聲望,東奔西跑巡幸各地。以他在宮中龐大的工作量,加上長途跋涉的辛苦,秦始皇終於病死在沙丘的東巡途中,嚴格來講,他應該是累死的。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俞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許多人喜歡把“大公無私”掛在口頭上,卻不知道只要有所喜好和厭惡,便不可能真正的“無私”。仁政本是儒家施政上的最高理想,但心裡老惦著仁政,行事必有所偏好,有著自己的標準,便也不再是“大公無私”了。
老子以“無”為處世的最高境界,便在於將萬物一視同仁,無所偏私,這是不仁,也是大仁。
芻狗是用草紮成的狗,只是一種裝飾陪襯物,無所謂的喜惡。是以天地不懂得何為仁,將萬物視成芻狗,完全一視同仁,沒有喜愛或憎恨。聖人也是大公無私,將所有百姓一視同仁,如同芻狗一般,也是沒有喜好、沒有憎恨的。
橐音陀,禽音悅,橐龠是打鐵匠用來焗火用的風箱,風箱的特色在其中間是空虛的。因為空虛,所以才能蘊藏空氣,任其流動而產生風力,當其搖動愈大時,風力便愈強。天地有如橐龠,廓然空虛,所以才能生化萬物,養育萬類,因其沒有任何偏見,包容並蓄,使萬物萬類滋生繁衍,愈來愈多,無窮無盡。
由此而得到的人間啟示,也在於為政者宜清靜無為,讓一切自然發展,養成自生自得的力量。多所作為,多所設施,反而容易導致失策,所以不如無為不言,謹守住心中的空虛世界,寬宏容忍來得合乎正道。
以現代的效能主義來看,或許很難同意這樣的政治理念,但老子是楚國人,楚國是幅員廣大的分權式部落國家,著重的是任憑各地方自然發展,以保持其本性,人為的干預,可能帶來更大的禍害。
三國時魏人劉邵的《人物誌》中,也明白指出:“一國之政,以無味和五味……是以王化之政,宜於統大……。”(霸氣 書庫 |。。)
以無味和五味,指的是水以無味,故甘、酸、苦、辛、鹹等五味皆能與其和。如果為君王的,能體會為政之平淡。清靜、無為,便能使百官各施其用。是以統合一國的君王若寬和,天下之理反而易得也。在中國這種複雜又幅員龐大的國家,君王的清靜無為,拱己身而南向為王,不正也是儒家理想中的堯舜聖君嗎?
秦始皇在治理工作上,不能算不認真。面對華夏文明崩潰後的亂局,秦始皇急著有所為,積極主動想引導新文明的建立。心中有強烈的理念和使命感,正好也是秦始皇和李斯為主的外籍政團執政時的最大問題。
秦孝公的變法使秦國的發展實力大增,但秦惠王以後的過度膨脹也帶來了新的危機,昭襄王中期後不斷採行恐怖的屠殺政策,已充分顯示這股新的文明,也發展到了力不從心的瓶頸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個問題更形嚴重。戰爭結束後,本來也有機會讓秦始皇去思考新的策略,規劃長治久安的制度,但秦始皇本人和宰相李斯心中的政治理念太強,反使他們看不到問題所在,甚至曲解了問題的徵候,使新成立的帝國,因行動力的僵化而面臨崩潰的危機。秦始皇的勉強力行強制式中央集權,其實只是使問題更加的惡化而已。
劉邦大傳……第三章 動亂再起
第三章 動亂再起
陳勝提出他苦思甚久的計劃,假冒扶蘇及項燕之名,向全國各地發出檄文,要求聯合共同反抗秦政。……胡亥即位一年不到,叛軍已遍佈全國各地了。
力不從心,統一前後判若兩人
秦始皇13歲時即位為秦王,由於年紀太小,由呂不韋攝政,一直到即位第9年、22歲時,才以嫪毐事件發動政變,掌握實權。他在執政門年後完成統一大業,到50歲時去世,一共作了11年的皇帝。但由史料記載觀察,統一前後的秦始皇可以說是判若兩人。統一前的秦王政,勇武過人,做事積極又冷靜。但統一後的最後10年間,他變得暴躁、情緒化,並顯然地傾向神秘主義,對自己的身體失掉信心。太大的工作壓力,已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