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這就是〃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由於蜀兵平時訓練有素,紀律嚴明,退軍仍嚴整有序,好像仍有孔明在指揮一樣,所以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假如像苻堅的軍隊那樣,一退就陣腳大亂,還不被司馬懿乘勢一舉摧垮?

可見,紀律是衡量一支軍隊素質的主要標誌,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對於一個集體組織來說,良好的紀律可以使集體組織發生質的飛躍。

※虹※橋書※吧※BOOK。※

第39節:第八章 紀律是成功的基石(2)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為量轉變為質找一個證人〃,於是找到了拿破崙。〃拿破崙描寫過騎術不精但有紀律的法國騎兵和當時無疑地最善於單個格鬥但沒有紀律的騎兵……馬木留克兵之間的戰鬥〃。拿破崙是這樣描寫的:〃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三百個馬木留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則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木留克兵。〃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馬木留克人是東方埃及的少數民族,他們自小從喬治亞、高加索等地被人買來。這個民族的特點就是精於騎術,當時五萬馬木留克人竟為埃及提供了一萬二千名騎士。相反,法國人卻是歐洲最不善騎的民族,拿破崙本人也是一個不高明的騎手,他的騎兵和馬匹質量也很一般。

那拿破崙憑什麼戰勝馬木留克人呢?

拿破崙的高明之處是對騎兵戰術作了重大的改革。他認為騎兵的全部力量集中表現在衝鋒上。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