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農業的大幅度發展,從而為其他經濟行業帶來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過去集市交易的傳統是日中為市,貞觀年間,由於交易的頻繁,這傳統被打破了,城市裡出現了夜市,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經商的人遍佈海內,民間有不少家財萬貫的大商人,中等商人和小商販更是燦若繁星。尤其唐時的胡商,在歷史上留下了盛名。我們現在猶可以從唐傳奇、繪畫、詩歌中,一窺而見貞觀時期商業的發達和民間的富裕程度。
史書記載,貞觀初年,全國人口不到300萬戶,一匹絹能換一斗米。但到了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僅值四、五分錢,僅四年時間,社會財富驟增,秩序安定,人出行幾千裡都不需帶乾糧,酒館旅店即開在邊遠地區,也不愁客源。這種繁榮穩定局面的出現,是與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有方分不開的。
貞觀時期人才濟濟,一大批文武精英人物聚集在李世民周圍。
唐太宗最大的特點是善於籠絡人才和使用人才。貞觀時期,科舉選士被稱作“盛開選舉”。科舉制度開創於隋朝,唐太宗繼承並發展、健全了這—制度,使它成為貞觀時期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據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記載:有一次,唐太宗去視察御史府(考試進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