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之戰
當元昊稱帝建國的訊息傳到宋室,宋室上下極為震怒。因此,當元昊上表請求宋室予以外交承認冊封稱號時,自然遭到了宋朝的嚴詞拒絕。並下詔褫奪其官爵,關閉榷市,佈告貼滿邊關,重金懸賞元昊首級。
西夏地處中國西北,很多州郡屬千里不毛之地,只能用鹽、羊、馬及畜產品交換穀物、絲綢、茶葉等,因此,商業貿易在西夏經濟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經濟上對宋朝的依附性很強。史載西夏依賴與宋的互市交易猶如“嬰兒之望乳”。當宋朝關閉互市和停止對西夏的“歲賜”之後,西夏的經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甚或說是滅頂之災。雙方關係迅速降至冰點,戰爭就成了解決分歧的唯一和最後的手段了。
1039年11月,元昊集結軍隊侵犯宋朝保安軍,被北宋名將狄青戰敗。元昊不服,於次年初,重整旗鼓,再次侵犯宋朝的延州(今陝西延安)。元昊使用詐降計,矇蔽延州知州範雍,使其解除警惕。元昊遂命夏軍乘勢襲擊金明寨(今陝西安塞西南),生擒宋都監李士彬,乘勝包圍了延州。宋將劉平、石元孫奉命救援,在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遇伏,劉、石二將苦戰不敵夏軍,被元昊生俘。三川口之戰,宋師損失慘重,夏軍從此取得了對宋的戰略主動地位。
三川口兵敗,宋始感到西夏雖新立,其兵勢銳不可當。乃貶範雍,任命韓琦、范仲淹經略陝西。天授禮法延祚四年(1041年)正月,元昊再次率領党項10萬勁旅南下攻宋,分兵出擊。分一軍埋伏於好水川,另一軍深入宋境,攻打渭州。韓琦命任福出兵迎敵,夏軍佯敗,任福中計,尾隨追擊。在好水川一帶,鑽到元昊事先佈置好的包圍圈,被西夏主力伏擊,任福戰死,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元昊再次取得對宋戰爭的勝利。
1042年閏9月,投奔西夏的漢族謀士張元向元昊獻策,宜避宋朝主力,採取迂迴策略,繞道宋夏邊境,直搗關中地區(宋朝精銳都集中於宋夏邊境,關中薄弱),長安可一舉攻取。此謀為元昊所採納,遂派遣10萬大軍兵分兩路向渭州進軍。宋朝得知元昊意圖,果然慌張,急調大軍阻擋,在定州寨(今寧夏固原西北)與西夏軍隊遭遇,陷入重圍。西夏軍隊趁暗夜圍城放火,宋朝死傷無數,葛懷敏等14名將領殉國。夏軍俘虜宋兵9000餘人,戰馬600餘匹,又乘機攻陷渭州城,俘掠大批人口而歸。但西夏的另一路大軍在原州(今甘肅鎮原)卻遭到了知州景泰的頑強抵抗,夏軍慘敗,粉碎了元昊合圍長安的美夢。
雖然西夏接連獲勝,但巨大的戰爭投入也使得西夏國用日匱,農業和畜牧業呈現一片凋敝景象,加之宋朝關閉了市場和禁絕了一切貿易,停止了歲賜,使得夏國的經濟如同遭受霜浸雪打一般,民間飢餓。比較而言,宋朝在貿易上獲利甚少,純粹是一種為###的天朝心態,並不把與西夏微不足道的經貿往來當回事。所以,雖然西夏在戰爭中屢有擄掠,但反不及與宋和好時所得互市的獲利和歲賜所得的物資,實在是得不償失。因此,元昊便提出兩國修好。而宋朝在遭受連續敗績後,也很疲憊,朝野瀰漫著妥協苟安的氣氛,宋、夏遂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12月簽訂協議,即“慶曆和議”。
和議規定:夏、宋罷兵修好,夏向宋稱臣,宋冊封元昊為夏國主;西夏歸還在戰爭中所佔領的宋朝土地及其他邊境的民族雜居地給宋朝;宋朝放棄西夏歸還在戰爭中被西夏擄走的將校、士卒、人民和畜牧等;宋每年賜給西夏絹13萬匹、銀5萬兩,茶葉2萬斤,另在節日如春節、中秋、端午等和元昊生日,合計賜賞物資達到:銀萬兩,絲綢布帛萬匹,茶葉1萬斤;宋朝開放榷市,恢復貿易。
宋夏和議達成,雙方皆大歡喜,夏國得到了宋朝的承認,終於取得了與宋朝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宋朝也因為有了“慶曆和議”,也換來了與西夏半個世紀的和平。
自“慶曆和議”之後,宋、夏的邊境之上,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24記載,從此出現了“略無猜情,門市不譏,商販如織”的和平靜穆的境況。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鼎足勢成
西夏與宋休兵和好後,與遼朝的矛盾便上升為主要矛盾了。西夏與遼原以黃河為界河,沿邊多無城堡,居民往來自由。元昊自1038年稱帝建國後,邊境上的党項部落多叛遼附夏,使遼興宗大為震怒,遣使詰問元昊。元昊不以為禮,甚至扣押使臣。1044年10月,遼興宗親率10萬精兵,揮戈直刺西夏腹部。雙方在賀蘭山北遭遇,夏軍苦戰不敵,退守賀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