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不知是芸芸學子還是慕名而來的遊客。然而,最使人流連忘返的還是那滿城的綠色。青蔥的草地幾乎鋪滿了劍橋的一切空地,綠意蔥蘢,令人心醉。

劍橋大學有許多石結構建築,特別是沿國王學院正面的那條街。那些哥特式建築的尖頂和拱形的窗戶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給人莊嚴而神秘的感覺,好像參觀的不是大學,而是聖殿——教育的聖殿。據說,國王學院教堂的天穹是世界上最大的扇形拱頂。沿巨大的玻璃花窗望上去,那些錯綜複雜的浮雕是如此精美,令人目不暇接。

張艮和其他小孩在劍河邊玩耍,我和我太太在劍河河堤的草坪上呆了很久。在英格蘭初夏的陽光下,躺在劍河邊蔥綠的草地上,近處河上游船如梭,遠處橋上人流往返,彷彿對愜意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張艮那時尚小,雖然我們看了很多橋,我想他不會對這些橋和劍河有很深印象,但是我想他長大後會記得這次劍橋之旅的。

(二)讓自己的孩子在劍橋大學受教育,是我作為家長的最大願望,大概也是許多家長的願望。

參觀劍橋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欣賞它的自然風光和了解它的悠久歷史,同等重要的是瞭解劍橋大學在科學和教育方面的傑出成就。

坐落在劍河西岸的卡文迪許(Cavendish)實驗室是世界最著名的實驗室之一,由威廉·卡文迪許捐助於一八七九年建成。在這裡,湯姆遜發現了第一種基本粒子——電子;也是在這裡,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後來克里克和沃森又在這裡發現了基因密碼。

劍橋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尤其突出,造就出牛頓、達爾文這樣開創科學新紀元的大師。十一年前我們參觀劍橋時,已有七十位諾貝爾獎金得主曾在劍橋留下了足跡。今天(二零零五年)曾經在此執教或學習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已有八十一位,其中七十多人曾是劍橋大學的學生。這裡是全世界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高等學府,人們譽稱劍橋為〃自然科學的搖籃〃。

近八百年來,劍橋以其優異的教育質量著稱於世。這裡英才薈萃,星光燦爛。且不說自然科學家的長長名單,在社會科學方面也培養出一批批傑出人才。哲學家培根、羅素,經濟學家凱恩斯,歷史學家特里維廉,文學家薩克雷都曾負笈劍橋,終成泰斗。劍橋的彌爾頓、拜倫、丁尼生等人更擁有歷代詩國的桂冠。劍橋還哺育出十四位英國首相,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李顯龍,印度總理甘地、尼赫魯;英國王儲查爾斯也曾在這裡就讀。

置身於劍橋這樣的頂尖大學,在諸多先哲的雕像和畫像前,撫摸前賢的手澤,感慨頗多。其實,沒來參觀劍橋之前,劍橋彷彿已在我的記憶中,那是在我讀的書中的情景給我留下的。當我置身於劍橋大學之中時,眼前的劍橋與我印象中的劍橋竟然如此相同又如此不同。雖然劍河的風情因季節而變,但是幾百年來,劍河兩岸,草地垂柳總是綠意蔥蘢,劍河橋上,遊客學子依舊熙熙攘攘。這種印象似乎早已映入我的腦海。中國上千所大學沒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當時劍橋大學已有七十位學者獲此殊榮。我沒有出國前,在國內的兩所大學學習和工作過,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劍橋大學對自然科學會作出如此大的貢獻,能培養出那麼多傑出的人物。此時,劍橋大學給我的印象又是如此模糊。

第三章:劍橋的困惑(3)

我本人已經沒有機會再到大學讀書,更不可能到劍橋大學讀書。然而,讓自己的孩子在劍橋大學受教育,是我作為家長的最大願望,大概也是許多家長的願望。

當時,我已到不惑之年,望著身旁七歲的張艮,我卻很茫然。是讓他自然發展,身體健康,知識豐富,成為他自己?還是讓他從現在起就努力讀書,十年後成為一個考試的尖子,爭取上劍橋大學呢?想到讀書,想到考試,我不寒而慄。我自己經歷了考大學,考碩士,考博士,考出國,深知考試意味作什麼。然而,讀大學就要考試,上好大學更要考試,並且要考得很好。我不知道上劍橋大學要學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要考到什麼程度。我更不清楚是否有這樣一條路:讓一個孩子既可以自然發展,身體健康,又能夠知識豐富,進入劍橋。

伴著初夏之昏的朱霞,我們乘坐的大客車離開劍橋時,我的心情很複雜。望著漸漸遠去的劍河上的橋,劍橋的風景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望著窗外正在消失的一座座書院,參觀劍橋大學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沉重的。

張艮那時剛進曼思橋小學不久,曼思橋小學是英國數以萬計的小學中一所極為普通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