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睫,人們就傾向於沿著已有的路徑走下去。但到了1978年左右,事實已經證明中國當時的制度已難以維繫,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根本性改革的阻力是很小的。
中國的經濟高增長能否持續(3)
而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就確立了*制度,有權力制衡,有選舉,有一定程度上的法治。我們知道,*制度的目的本來不是為了尋找客觀最好的決策,而是為了避免集權者作出壞的決策貽害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講,*制度在於最小化壞決策的頻率,在於維繫現狀,在於和諧穩定。除非社會出現危機,否則*制度不利於大刀闊斧式改革的出現。印度獨立並建立*之後,其社會一直是“左派”佔主流,反對市場化,反對全球化,執行的是計劃經濟。所以,一直到1993年前,很難選擇市場化、全球化的改革路徑。
更何況,按照世界銀行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出來的數字,中國在1980年的人均GDP是440美元,而印度是668美元。在這種收入水平和沒有社會危機的情況下,雖然成熟的工業技術和全球貿易秩序早就於20世紀80年代送到印度門口,可印度的改革動力顯然沒有中國充足。沒有中國“大躍進”、“*”式的危機是印度的幸福,但也成了推遲其改革的原因。因此,印度到1993年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後,才感到壓力,才開始放棄計劃經濟,選擇經濟自由化和對外開放。
問:俄羅斯跟中國比又是怎樣呢?畢竟在改革前體制上有類似之處。
陳志武:我們先要看到,各國經濟發展的催化劑無非有兩種來源:內生型和外生型。前者主要是靠內需的增加來刺激其經濟增長的引擎,內需增加後,就需要方方面面各行各業的配套發展,才能滿足國內需求,美國和大部分西歐國家走的是這條路。但是,內生型的增長模式對國內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商業制度和人們的安全感有很高的要求,否則,在這些制度機制不到位的時候,內需會難以自生。
外生型的增長模式,其發展由外部市場的需求帶動,日本、中國以及“亞洲四小龍”走的是這條路。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發展初期本國不一定要進行大的體制改革,而且見效很快。過去30年,中國透過*狀況和勞工條件、不計入成本的環境透支來發展經濟,走的就是這條路。而中國之所以在1978年後能選擇這種模式,是由中國的人口、勞動力成本以及基本成型的工業基礎決定的。
可是,俄羅斯沒法選擇外生型的增長模式,也就不能選擇中國漸進式的改革路徑。俄羅斯有2億人口,1980年人均GDP 8 000美元,差不多是當時中國的20倍;1990年其人均GDP大約是9 000美元,而中國在1990年有10億人口,人均GDP 1 300美元。所以,中國可以選擇成為世界工廠,而俄羅斯則不可能,因為它沒有中國那樣的人口稟賦,勞動力成本也太高了。於是,俄羅斯被迫要走內生型的經濟發展之路,這就要求它先從體制改革上開始,否則內需難以啟動。這就是俄羅斯跟中國在結束計劃國有經濟時的起點差別,俄羅斯的改革路徑選擇不是像一些經濟學家所認為的是因為俄羅斯人笨,沒有選擇加工貿易這條路,而是因為改革之初的起點不同。他們當時比中國富很多,不知道這是俄羅斯的幸運,還是它的不幸?
三
問:“北京共識”沒有談論幾年,中國製造就碰到了很多困難。您認為中國的這種高增長是可以持續的嗎?
陳志武:可以持續,但這取決於能否進一步改革為國有經濟服務的體制、取決於憲政法治的發展。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出口增長很快。在美國,除了收入非常高的家庭追求品牌以外,一般的中產階級和窮人,大部分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中國製造的,從窗簾、被子、電視機、電腦、傢俱,不一而足。美國的傢俱行業本來集中在南卡羅萊納、北卡羅萊納,現在也都被中國製造的便宜傢俱打垮了,原來的傢俱製造商轉行成了進出口貿易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中國的經濟高增長能否持續(4)
在我所在的耶魯大學,有來自很多國家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對中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製造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出口可挖掘的潛力越來越小了,要大規模地擴大出口市場已經不現實了。再加上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的興起,中國已有的外貿主導型經濟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可持續性越來越差了,下一步必須靠內需帶動了。
另外,中國的國有制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