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外國的外交官。姐妹三人在一起的罕見場面以及那些轟動社會的場面——蔣介石與他視為異端的自由主義者的大姨子站在一起,使得攝影記者們拼命照個不停。①
①王安娜著《中國——我的第二故鄉》,第383頁。
招待會很多,蔣本人和其他國民黨領導人一般都撥冗出席。在宋慶齡這方面,她歡迎這些活動,以顯示“上層的統一戰線”。但她經常警惕這些活動的另一方面的用意,即:試圖把她留在重慶並用恭維諂媚的辦法使她不再說話。所以——據王安娜報道——她很早就說過:“‘不久我便要回香港。我按照姐姐和妹妹的願望到重慶來了,但這裡並不是我生活的地方。香港有更有益的工作等待著我,不是像這裡那樣,當展品。’”①
①王安娜著《中國——我的第二故鄉》,第383頁。
重慶的左派也歡迎她,但有自己的著重點。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按統一戰線協議在戰時首都重慶合法出版,但受到國民黨的嚴格檢查)發表短評,稱讚她“始終積極的堅決的為實現中山先生的遺教而奮鬥,始終和廣大人民站在一起,領導著婦女界,不倦的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努力。”短評表示相信,“重慶的、以至全國的婦女界在孫夫人和蔣夫人的領導下,一定能夠獲得進一步的團結,能夠使婦女運動有更迅速的、廣泛的和深入的發展。”①(提到蔣夫人顯然是出於策略性的考慮。)
①重慶《新華日報)1940年4月3日短評《歡迎孫夫人來渝》,轉引自劉家泉著,《宋慶齡傳》,第349頁。
在重慶的第一星期,慶齡同她的姐姐和妹妹視察了日機空襲後的斷垣殘壁、防空設施、戰時孤兒院以及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以下簡稱“工合”)的兩個單位(一個織毯廠、一個印染廠)——“工合”從一開始就受到宋慶齡的支援。每到一處,她都認真觀察、詳細詢問。
4月7日,宋美齡在蔣介石“官邸”為宋慶齡、宋靄齡舉行招待會。慶齡在講話中說,她這次回來看到重慶人民在敵機空襲下受難,但也看到了許多婦女的努力工作,十分讚佩。接著她提出兩點:一是她希望國民大會盡早召開(它正被無限期推遲),婦女們要加以支援並參加選舉;二是婦女地位的改善離不開憲政的實施,婦女要去努力爭取而不能坐待恩賜。
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在關於這次聚會的報道中把宋慶齡的講話完全略去,對蔣介石的出席則大事渲染,說他到場時“全體鼓掌”,又引用了蔣致詞中那些好聽的話——“孫夫人和孔夫人此次訪渝不但為重慶人民所歡迎,全國也為之深感欣慰”。這篇電訊還說,蔣夫人“用中文及英文致詞,孫夫人、孔夫人繼之”,但她們說了些什麼則隻字不提。①
①中央通訊社重慶1940年4月7日電訊。
後來幾天裡,宋慶齡為《新華日報》題詞“抗戰到底”並和姐姐、妹妹一道去重慶一家醫院慰問傷兵。對一些受傷的日本俘虜,她用日語祝他們“早日回到美麗的日本島嶼上去”,顯示她把日本人民和統治者是區分開的。
蔣氏夫婦為新任蘇聯駐華大使潘友新舉行宴會,慶齡欣然應邀出席,使她有機會強調她一貫重視的中蘇友誼。
4月18日,宋氏三姐妹一道發表廣播演說,由NBC廣播網向全美國轉播。慶齡的演說中充滿了對中國人民、對未來的信心:
“日本憑藉它的優勢武器,誇口說三個月內征服中國這個有著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但我們已經戰鬥了三十三個月,始終保持著中國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太平洋和世界的未來歷史必然會變樣,因為中國的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已經拿起武器,為自己的自由、為你們和全人類而戰鬥。”
王安娜曾出席過幾次正式的招待會,她觀察到慶齡和她的妹妹在那種場合的表現迥然不同:
“蔣夫人總是被恭維和崇拜自己的隨從所包圍……還有幾名作為‘顧問’的傳教士……即使在這些人中,也很少有人敢於持與這位獨裁的‘第一夫人’不同的意見。因為反對意見在她看來簡直是冒讀神靈。……
“……我常常想:‘孫夫人與這樣的世界的確是合不來的。’她總是討厭人多,對在公眾之前出頭露面經常有一種羞怯感。特別是被迫發言時,她覺得渾身很不舒服。在一次花園酒會上,因為圍到她身邊去的人實在太多了,她竟象一隻羚羊似地一溜煙跑進屋去。”①
①同注13,第384—385頁。
她還補充寫道:
“對自己的家族即‘宋家王朝’在抗日戰爭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