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 越理越亂的大宋朝堂

眾臣們為了分辨誰是奸臣而鬥志昂揚,只想清淨的趙官家卻是一個頭兩個大。

趙桓是真的想早日結束朝堂烏煙瘴氣的狀態,以安心做個“好皇帝”,再不用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卻因天賦實在有限而無能為力。

其人根本沒辦法分辨相互攻訐的臣子究竟哪個是忠臣,哪個又是奸臣,只能任由他們這樣吵鬧下去。

或許,嗓門最響,得到他人支援最多的臣子應該是忠臣吧?

但太學生陳東就是因為嗓門最大,也最能得人支援。

結果,這賊子卻鼓動民眾暴動,殺了朕的內侍!

在趙桓的糾結中,前往開封府迎接中宮和皇長子的首相趙野總算回來了。

可其人卻因為被眾言官彈劾而只能待罪府中,無法主持朝務為皇帝分擔政事。

這種形勢下,趁著天下兵馬勤王而擅自攻擊黃州守軍的淮南東路軍頭李成、聚眾抗稅的荊湖北路妖人鐘相等人造成的地方危機,則幾乎無人關注。

相關路、州的急奏接連送來,全淹沒在一堆彈劾奏章之中。

即便偶爾有人提起,也不及其他的事務重要,很快就會被帶偏題。

幸好這些亂臣賊子還知道畏懼朝廷天威,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李成、鐘相等人得知同宋兩國已經媾和,朝廷有餘力平靖地方後,便以各自的實際控制區為界,相繼停止了主動擴張。

如此一來,朝中就更沒有人再關注這些其實並不遠的危險了。

反正大宋的主要矛盾永遠在朝廷,只要能夠解決朝中的分歧,地方上的些許動亂都不是大問——

咳!

至少,現在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徐澤了。

趙桓遵祖制用賢臣,是希望四海昇平,朝中和睦,努力做個“好皇帝”。

現在的情況顯然沒法讓他如願,其人擔心再這麼折騰下去,不用正乾皇帝再率大軍前來,大宋王朝就會把自己玩死。

於是,心力憔悴的趙桓只能順應人心,罷免了上下都不滿意的太宰趙野。

而以“都人傾望”的中書侍郎範致虛出任首相,期望其人對得起偌大的名聲,能夠有所建明。

可惜,範太宰人如其名,致虛而不務實,坐而論道的水平極高,做實事的能力卻還不如其前任趙相公。

無論對大同關係問題,還是大宋內部的各種深層次矛盾,抑或亟待解決的各種危機,範致虛都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真被皇帝問急了,範相公便以是“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之類的扯淡話敷衍天子,聽得趙桓肝火直冒。

而且,此公還與年輕的次相吳敏政見不合,雙方頗多衝突。

一日,諸宰執於政事堂議事。

首相與次相針對一道奏章的批閱意見相左,爭執不下。

範致虛抖起首相的威風,決定不理次相,提筆就準備直接簽署意見。

吳敏見狀,譏諷其人是“明德相公”,只需簽署“明德”二字即可。

範致虛當然知道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遇事不決以“明德慎罰”之類的萬金油屁話做遮掩,並非其人不知道這樣做很窩囊,怎奈不說這個,又能說啥?

吳敏偏要打人打臉,範致虛如何能忍?

其人當即以筆擲之,正中吳敏面額,致其額鼻皆黑。

首相與次相二人鬧得如此不像話,堂中的同僚們也坐不住了,趕緊尋個藉口開溜。

吳敏雖然年輕氣盛,卻忍下了此事,並沒有對範致虛飽以老拳。

但到次日朝會,其人卻向皇帝奏明此事,算是徹底與首相撕破了臉皮。

趙桓罷趙野而以範致虛為首相,為的是求耳根清淨,現在卻落得更加難受,也對“明德相公”範致虛失望透頂。

兩日後,天子下詔罷太宰範致虛,並以少宰吳敏代之。

又以戶部侍郎唐恪進拜尚書右臣兼中書侍郎。

吳敏在政事堂和樞密院轉了一圈後,終於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文臣之首,其人政治上的盟友李綱便不能再留在知樞密院事如此敏感的位置上。

御史中丞陳過庭趁機上奏,言大同已經退兵多日,上皇卻仍滯留江陵,建議皇帝再派幹臣前往江陵,迎上皇歸京。

趙桓從其請,以知樞密院事李綱為奉迎使,務必要迎上皇歸來。

其實,迎接太上皇返京的事早就再做了。

趙桓率諸臣“打贏”臨安保衛戰,獲得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