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來千古第一才女

徐澤和趙竹嫻來到書房內,桌上已經擺好了幾摞書稿。

逐一翻看了個大概,徐澤暗自搖頭。

早知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讓他鼓搗得了,難怪嫻娘要找自己請罪。

如果把和,作為此時女子的“思想品德”必修教材的話,

這幾摞書稿,則是旨在陶冶情操、培養興趣愛好為主的選修教材。

感情這幫才女是把女學當成了少女們進行聚會,展示才華,提升品位的詩社了?

徐澤放下書稿,就見趙竹嫻一臉期盼地看著自己,

已經想好的說辭,到了嘴邊卻變了。

“其實挺好的,只是我一個男子,眼光難免看不準。”

“嫻娘,閉門造車不行,何不讓二丫找一些準備報名的學生,問問她們究竟想學什麼?”

這些才女的水平其實並不差,至少,編寫的教材比徐澤要專業得多。

趙竹嫻跟著徐澤耳聞目睹,眼界自然跟著提升了不少,

她能看出這些教材不太合適,卻不知道哪裡不好。

徐澤知道,但不方便直接說出來。

她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摸準方向——

沒搞清楚為什麼要辦女學,要辦怎樣的女學,辦好女學為了什麼。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把女性“人”化,還是“物”化。

也就是說,是把女性視為“勞動者”和“創造者”,還是當成“花瓶”“金絲雀”或生育工具。

大宋是部分尊重女性權利的,刑律就保障女子再嫁,可帶走嫁妝的權益。

但錢財畢竟是身外物,這種權利很不靠譜。

一方面使得女兒家的父母傾其所有準備嫁妝,

一方面夫家也很容易透過溫情、壓迫等手段,“合法”地獲得嫁妝轉移。

其實,徐澤之所以同意趙竹嫻創辦女學的建議,

還真就是為女性爭取真正的權利——受教育權、勞動權。

只有這兩項基本權利得到落實,女性才能有更多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的機會。

女性在學校受到良好教育,開闊視野,掌握了更專業更復雜的生存技能,

然後,才有可能透過社會分工上的貢獻,換取女性整體社會地位的相應提高。

再進一步擴大女性在社會分工中的參與度,進而換取更高的社會地位,

以此迴圈往復,緩慢卻有力地走向進步。

人類社會最初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遵循的也是這一規律。

生產力進步,讓男性從事大體力“勞作”的漁獵和耕種,

獲得了遠超女性更佔優勢的採集所得的勞動產品。

男性便逐步獲得“男權”,並最終替代女性,主導了社會的發展。

期間,沒有運動,沒有口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就這麼簡單。

未來,女性再由被男性支配的“附屬品”,逐漸走向獨立,並獲得對等的權力,

也必然遵循這一過程——在社會分工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只有重大技術革新導致的生產力爆發式增長,

以及持久而強烈度的超大規模戰爭,導致成年男性勞動者急劇減少,

使得女子不得不走出家庭,廣泛承擔“本該”男子承擔的社會分工,

由此證明女子真的能頂半邊天,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社會地位上的大提高。

很顯然,目前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事有輕重緩急,

徐澤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閒到為了不可期的女性權利而開設女學。

他的目的始終都是為了開啟民智和解放生產力。

開啟民智不能只有男性,作為人類第一任老師的母親其實更重要。

而且,男女受教育程度嚴重不匹配,也會導致社會的割裂。

封建社會講究“門當戶對”,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就是因為能受良好教育的家庭必然處在差不多的層次。

想象一下,李白、杜甫寫出名傳千古的詩篇後,

興沖沖地念給完全不懂詩詞的妻、妾聽,會是怎樣尷尬的場面?

同舟社大力普及教育,新生代的男子受教育率和文化水平將大幅度提高,

而與他們“門當戶對”的女性,卻很少甚至沒機會受教育,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封建時代,讓廣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