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另外一個人身著神父的金色聖衣,他們都領著狗;這些狗不象往常那樣帶著頸圈,而是身穿金色錦緞衣服(基督教教土製服)。其他人坐在宴席上,面前擺著盛滿水果和其他食物的大圓盤以及大酒杯;他們吃著圓盤裡的水果、食物,喝著酒杯裡的葡萄酒。他們將數都數不清的各種書籍裝上大車,運往東、西方各地出售。一個諾米斯馬能買到十本書,這些書包括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著作、神學書和其他各種書籍.福音書多得數不清,都有各種裝飾,他們撕下書上的金銀飾物,有些書出售,有些書則扔掉了。他們將所有的肖像付之一炬,用這種火烤肉吃。

五、拜佔廷的遺產

回顧歷史,拜佔廷顯然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一,它起到了保護盾的作用,使盾牌後面的西方能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文明。這一點的全部意義,在1453年君主坦丁堡淪陷後變得非常清楚;土耳其人僅在半個世紀內便抵達歐洲的中心,包圍了維也納。同樣重要的是,拜佔廷還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幾個世紀以來,拜佔廷一直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經濟動力,而它的貨幣則是國際標準交換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對於使西歐擺脫其封建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對於使義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業的道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在文化領域中,拜佔廷挽救了古代文化藝術珍品,並將它們同她自身的遺產一起傳給了子孫後代。拜佔廷傳下了由查士丁尼編纂的羅馬法傳下了只是近來才得到正確理解和評價的一門宗教藝術。以及由認真的學者們加以彙集、註釋和儲存的古典和希臘文化時期的文學、學術名著。最後,如下節所述,拜佔廷對東斯拉夫人來說,如同羅馬對日耳曼人而言一樣,是偉大的教育者、偉大的引導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這些成就與吉本有關拜佔廷的歷史意義的著名論斷不相符合。然而,與此同時,拜佔廷明顯缺乏古典時期雅典的生氣和光輝,儘管相比之下,後者在領土和年代上顯得微不足道。原因是拜佔廷的作用是絕對保守的。這並不是說它靜止不變。它自始至終都在使自己適應時代和環境的變化。但命運註定它只是儲存。而不是創新。它誕生在一個古老的國度,生活在過去的勢力和榮譽的陰影之中,這種勢力和榮譽正是它所試圖維持和恢復的。它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領袖人物——行政官員、軍事將領、學者和神學家,但由於處在上述環境之中,他們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創造力。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整整生存了1000年,這一點一開始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優勢。5至11世紀,同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的第二羅馬帝國相比,西方顯得原始、無足輕重。但正是這幾個世紀中,恰恰因為西方必須重新開始,所以,西方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礎;而拜佔廷卻一直躺在光輝燦爛、佔壓倒優勢的遺產上。這就是從11世紀起,西方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國家君主國崛起、新的知識水平出現、擴張主義生氣勃勃——首先是地方的十字軍東侵,然後是向海外推進,在數世紀內導致全球性霸權——而穩步前進的原因。故而,相比之下,拜佔廷很可憐,在較後的幾個世紀中,它一直無力衝破過去的桎梏,因而,變成了一個陳舊的、與時代不合的存在物,它進行著一場勇敢且註定持久的鬥爭,直到1453年遭到恥辱的但卻不可避免的滅亡為止。

六、拜佔廷和斯拉夫人

儘管拜佔廷的歷史已經結束,但拜佔廷的制度和文化,仍在北方的斯拉夫人中繼續生存,正如它們很大程度上仍存在於已屬土耳其人統治的、巴爾幹半島的基督教徒中一樣。斯拉夫人起源於今俄國和波蘭的多沼澤的邊境地帶,他們以巨大的弧形向四周頗有吸引力的平原擴散。

向西遷移的矯拉夫人形成了今天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波蘭人,他們都稱為西斯拉夫人。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他們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因此,他們信仰的是天主教,使用的是拉丁字母。那些渡過多瑙河、移居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就是今天的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如本章第一節所述,這些南斯拉夫人中的前兩者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而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的文化發展,則受到了君士坦丁堡而不是羅馬的影響。最後,向東遷移的是蘇聯斯拉夫人的祖先,這些東斯拉夫人就是個蘇聯北部的大俄羅斯人、南部地區的小俄羅斯人即烏克蘭人和西部邊境的白俄羅斯人;西部邊境顯然是斯拉夫人的最早發源地。

東斯拉夫人居住在北起北冰洋沿岸,南至黑海,東到烏拉爾山脈的廣闊的平原上。在北部平原,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