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中東和東非從事貿易的商人。儘管詳情還不知道,然而,是他們將冶鐵技術和先進的農業技術引入東非。

在向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廣泛傳播冶鐵術方面,迦太基人、庫施人和阿克蘇姆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到約公元前50O年前後,當地居民已開始製造自己的工具和武器。到公元前200年,這項技術已向西一直傳播到奈及利亞中部,到公元1世紀,向南傳播到贊比西河。於是,非洲進入鐵器時代,其影響和前面提到的鐵器對歐亞大陸的影響一樣深遠。

早先,鐵鋤和鐵斧曾使農業伸展到中歐、恆河和長江流域的森林地區,如今,又使農業擴大到非洲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結果,農業產量增加,出現可用於經商的剩餘產品。如在歐亞大陸一樣,這又轉過來導致了社會的分化,使人們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從而取代了從前簡單的親屬關係。因此,約公元9世紀前後,出現了明確的國家組織,它擁有軍事機構、行政機構和維持國家組織所必需的稅收來源。

對非洲的另一影響是使非洲大陸的種族成分發生根本的變化。採用農業和冶鐵技術並從中得益的,是蘇丹草原的易接近的黑林人和高加索種人,而不是雨林地區和南部地區的不易接近的俾格米人和布須曼人。因而,使人口不均衡地增加的也是黑種人和高加索種人;他們憑藉鐵製的工具和武器,在損害布須曼人和俾格米人的情況下向南推進。這種擴張主義在班圖人那裡表現得特別明顯;班圖人是一個主要操黑人語言的集團。他們從中心發源地喀麥隆高原出發,於公元初侵入剛果盆地,消滅或征服了人口稀少的俾格米狩獵者。公元600至9O0年間,一部分班圖人從剛果盆地向東南推進,到達肥沃、開闊的大湖地區。然後,繼續向南穿過熱帶大草原,征服了布須曼人;布須曼人遭受了和俾格米人相同的命運。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班圖人沿大西洋海岸直接南下,最後遇到了一個新的民族霍屯督人。現在認為,這些霍屯督人就是布須曼人,他們早些時候學會了牲畜飼養,從而改善了他們的飲食,變得比其他布須曼人更加高大,但在其他方面卻同布須曼人很相象。這些遷移說明,為什麼歐洲人入侵之前,黑人是非洲主要的種族集團;而早1000年時,他們卻同高加索人、布須曼人和俾格米人非常公平的分享著這塊大陸。

四、伊斯蘭教

發源於歐亞大陸的另一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力量,即伊斯蘭教,加強了農業和冶鐵水的影響。7世紀,伊斯蘭教迅速傳入北非時,幾乎未遭到拜佔廷統治者的抵抗,但卻遭到當地柏柏爾人的頑強抵抗。不過,柏柏爾人最終還是接受了伊斯蘭教;然後,他們同阿拉伯人一起征服了西班牙,並越過撒哈拉沙漠,將穆斯林的信仰和文化傳入蘇丹。柏柏爾商人改變了他們沿橫貫撒哈拉沙漠的商路所遇到的非洲商人的信仰。寬容的黑人統治者允許穆斯林享有從事宗教活動和宣傳其信仰的充分自由。因而,大約9世紀時,伊斯蘭教首先出現於蘇丹西部諸商業中心。到13世紀時,它已成為當時大馬裡帝國的國教,並因官方的支援而穩步傳播。

伊斯蘭教還在東非取得一個規模小得多的立足點;在那裡,很早就建立了穆斯林阿拉伯社會。阿拉伯移民同班圖婦女通婚,創造了一個新民族“斯瓦希望人”,即“沿海居民”,其語言成為東非的混合語。在東非,他們僅以沿海飛地或島嶼為居留地,因為這裡更安全,不受大陸部落的侵擾。伊斯蘭教並不試圖征服內地,所以,在東非與在北非和蘇丹不同,伊斯蘭教從未獲得大塊基地。

伊斯蘭教對非洲的影響是深遠而又多方面的。其中最明顯的一點表現在生活的表面,即姓名、服裝、家庭擺設、建築風格、節日等方面。此外,也明顯表現在隨著與外界的交往範圍擴大而來的農業和技術的發展方面。在東非,阿拉伯人從印度引進了水稻和甘蔗。據記載,大約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同時代的博爾努王國的國王海·伊得利斯·阿婁馬曾說過:“在寬容、仁慈、慷慨、永恆的上帝賜給蘇丹的恩惠中,有難得的土耳其滑膛槍手和許多擅長滑膛槍射擊的家奴。”

伊斯蘭教還將非洲經濟同由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歐亞大陸廣泛的商路網聯在一起,從而促進了貿易。穆斯林比起羅馬人,使用的駱駝要多得多,並相應地增添了幾條橫穿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增加了貿易量。他們從北非基地出發,向南運送布匹、珠寶、貝殼念珠和佔首要位置的鹽;鹽是整個蘇丹的急需品。作為回報,非洲人向他們提供象牙、奴隸、鴕鳥羽、製作香料的香貓和最重要的、來自尼日河上游、塞內加爾河和沃爾特河的黃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