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書籍不是消耗品,是“用不完”的,換句話說,買了一本就用“一輩子”,何量販之有!
二 書籍不是民生必須品,而是種選擇性消費商品,它對消費者的價值是“零和”。對消費者而言,不需要或不喜歡的書,形同垃圾,免費送他,都嫌麻煩,何況還要花錢買,即使是低價,又有何用?
三 基於二,商品間不能收“截長補短”之效,整體業績不易大幅上升。而低價又會壓低利潤,既然簿利,又不能多銷,焉能持久?
四 別人賣50的書,老兄只賣40甚至更低,破壞了行情,勢必引起同業和供應商的抵制。好貨不來,爛貨壓倉,買賣自然做不下去了。
這雖然只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可證明一點:低價促銷絕非“永續經營”之道,做買賣還是得正派經營,才能持久。
?
等到了現場,行銷人員就會告訴你:
“最低價的廣告戶只有一戶,不過已經賣掉了!”
“不會吧!我這麼早到,你們不是才剛上班嗎?”
“您早,有人比您更早,不過,別失望,我們還有別的好房子介紹給您。”
“別的房子,每平方多少?”
“* * 萬而已!”
“哇!那不和別家公司差不多嗎!你們也沒比人家便宜多少嘛!”
反正不管你多“拼命”,最低價的房子總是輪不到你買就是了,這種公司,你下次還會找他嗎?
這種招數玩久了,慢慢失靈,於是又有新花樣了:
* * 萬買五大房兩大廳!
* * 萬買六大房兩大廳!
嗯!看起來滿吸引人的。在思考慣性下,大家都有一種默契,多大面積隔成幾房幾廳,總有個定數。而廠商的宣傳就是把握一般人的思考慣性而設計的,故意略過面積不提,讓你從房間數去對比決價,並造成多房大面積的錯覺。結論是:一分錢可當兩分錢用,可真便宜!
一旦謎底拆穿之後,真相可能如下:
總面積還是那麼大,而房間雖多,但面積卻大幅縮水了。有誰規定房間不能隔得這麼小的?
要不就是——夾層屋!
夾層屋也沒啥大不了的,只是面積不能全部照算,還有最好不亂伸懶腰,免得折了手指,但對全家平均身高160厘米以下的,倒很合適哪!
這種“你傻瓜,我聰明”的促銷方式,最後的結果通常都是“你聰明,我也不是傻瓜”,應為智者所不取!
說了半天,似乎筆者很不以“低價促銷”為然,非也!低價策略是一帖猛藥,偶一為之,可收可放,但常用的話,自然會產生“抗體”,而效果大打折扣啊!
看看下面這個異想天開的例子:
前一陣子,為了因應出爐的新著作權規定,出版界發起了一個“六一二大限拍賣”,以低價促銷很多沒有取得版權的外文翻譯書。
由於是近40年來絕無僅有的一次效果奇佳,於是就有人動起了“量販書城”的腦筋來!結果不到半年就跳票關門大吉了!
整體而言,這位異想天開的老兄犯了4個極嚴重的錯誤:
一 書籍不是消耗品,是“用不完”的,換句話說,買了一本就用“一輩子”,何量販之有!
二 書籍不是民生必須品,而是種選擇性消費商品,它對消費者的價值是“零和”。對消費者而言,不需要或不喜歡的書,形同垃圾,免費送他,都嫌麻煩,何況還要花錢買,即使是低價,又有何用?
三 基於二,商品間不能收“截長補短”之效,整體業績不易大幅上升。而低價又會壓低利潤,既然簿利,又不能多銷,焉能持久?
四 別人賣50的書,老兄只賣40甚至更低,破壞了行情,勢必引起同業和供應商的抵制。好貨不來,爛貨壓倉,買賣自然做不下去了。
這雖然只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可證明一點:低價促銷絕非“永續經營”之道,做買賣還是得正派經營,才能持久。
料敵篇(五)
5??????? 試探價影響成交價
從經驗上來看,高總價商品,無論是買方或賣方的“開盤價”通常都不會是成交價。面對這樣的經驗法則,買方的開盤價,其實有很多值得行銷者細細深思的訂玄機,而玄機之中又隱含斷不容我們忽視的商機。
賣方想高賣,買方想低買,所以買方的開盤價自然會開得低低的,低到他自己也覺得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