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太陽報》。的確,連工黨
領袖金諾克在痛心疾首之餘,也承認《太陽報》使工黨失掉了許多選票。其
實,《太陽報》雖說“貌不出眾”,不過也有它的特色,這也是默多克立業
的基礎。每天在第三頁上選登一位健美、性感、擺出挑逗姿態的青春裸女,
除了孔老夫子,人人看了都會想人非非。體育版更是獨樹一幟,報道都很詳
盡,各種球類競賽、馬經、狗經也屬一流。也許更重要的是那些大膽、潑辣、
嘻笑怒罵、諷刺又充滿幽默的短評。
盡,各種球類競賽、馬經、狗經也屬一流。也許更重要的是那些大膽、潑辣、
嘻笑怒罵、諷刺又充滿幽默的短評。
了
180度大轉向。這不
僅使廣大讀者費解,也引起了《太陽報》內部大多數編輯和記者的不滿。BBC
電視臺的一位評論員說:儘管絕大多數的選民決不會因《太陽報》的“倒戈”
而改變他們的投票物件,但它無疑會在精神上給保守黨以重創。
人們猜測保守黨也許會重新發動
1996年受人強烈抨擊的“惡魔的眼睛”
的海報攻勢。海報把工黨領袖描繪成長著一對火紅的眼睛,暗示在他的外表
魅力下面隱藏著危險與不為人知的性格。保守黨預設政府非常不得人心,它
把很微弱的當選機會寄託在鼓勵選民不要投票支援“他們已經認識的惡魔”
上。
據一項訊息報道,宣佈選舉日之前,梅傑曾宴請魯珀特·默久克,尋求
《太陽報》在大選中支援保守黨,但遭到拒絕。萬般元奈,梅傑只好去求自
己的恩師、默多克的密友澈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聽完梅傑的述說後,立即
驅車去找默多克。然而,默多克並沒有顧慮兩人的友情,一口拒絕了撒切爾
夫人應梅傑之託,懇求《太陽報》不要在大選中為難保守黨的請求,撤切爾
夫人黯然離去。別怪默多克不顧情義,拋棄老朋友,因為他唯一的信條是:
只支援勝利者。放眼四方,生意場中的大老闆,不看好贏家的又有幾許?
3月
17日下午
4時,希金斯把報社的副總編和版面主編們召到他的辦公
室通報說:18日《太陽報》將發表支援布萊爾的文章。他本人將正式對外宣
布:“梅傑已不值得我們支援。”據一位目睹這批報社頭面人物步出希金斯
辦公室時的記者事後透露說:“每人臉部的表情猶如蒙娜麗莎,毫無喜色可
言。”
據與希金斯關係密切、瞭解內情的人士說,希金所為人厚道,和藹可親,
在報社很有人緣,是一步一個腳印登上總編交椅的。他在私下表示對《太陽
報》的“倒戈”深為不安。此外,這兩天在議會里,議員們對此議論紛紛,
從那裡甚至傳出這麼一種說法:負責撰寫支援布萊爾這篇文章的曾榮獲最佳
政治主筆獎的特雷弗·卡瓦納也對自己撰寫這篇文章“深感不安”。
與《太陽報》的赤裸裸的支援相比,《泰晤上報》有點“道貌岸然”。
它在
18日的社論中表示還要多看看,再行表態。不過那幾天的報道和評論,
字裡行間已隱隱約約地向工黨伸出友誼之手,其實它已經是萬事俱備,只等
大老闆默多克一聲令下。西方的言論自由,如斯而已。
《太陽報》的舉動引起讀者的強烈反響。3月
18日的《太陽報》還沒有
擺上報亭的報架,BBC和獨立電視臺
17日的晚間新聞就報道了《太陽報》支
持布萊爾的訊息。於是當晚即有數百名讀者打電話到《太陽報》編輯部質問
原委。有的說對《太陽報》的這一舉動“感到羞愧”;有的說:“不會再看
這張報紙。”;有的責問:“太陽報是否迷上了齜牙咧嘴的布萊爾?”
讀者的強烈反應令《太陽報》編輯部感到意外。一位報社工作人員說,
如果事態繼續發展,“我們可能不得不恢復到支援保守黨的立場。報社的許
多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