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英國的主權和利益。據《每日郵報》3月
21日報道,梅傑已經決定在晚
些時候正式宣佈,保守黨政府決不參加歐洲單一貨幣,只要他做首相,英鎊
就安全。在憲制方面,保守黨抨擊工黨答應允許蘇格蘭和威爾斯設立自己的
議會的主張,認為這將會導致英聯合王國解體,是在玩火。這看來理直氣壯,
無懈可擊。
但工黨也有對策,而且銳不可擋。對於經濟,工黨答覆很簡單,工黨會
“做得更好”;對歐洲聯盟關係,布萊爾已經表明他將“堅決地維護英國的
主權和利益”。布萊爾
3月
18日還特別在《太陽報》上撰文,自稱他是一位
愛國者,他反對歐洲合眾國,他不主張把英國孤立於歐盟之外,而是要英國
在歐盟中起決定性的作用。這比保守黨的消極反對更動聽。至於憲制上工黨
希望給蘇格蘭和威爾斯一定程度的自治,工黨堅持這將能更進一步加強和鞏
固英聯合王國。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清官難斷。不過選民並不太
關心這些大塊文章。這次大選的真正選擇是:要變還是怕變。要變的人厭倦
了保守黨,希望明天會更好;怕變的人擔心工黨是一個未知數,怕失掉還過
得去的今天。
然而輿論並沒有倒向這三大主題,這使得保守黨處境狼狽,因為竟選主
要內容不是討論兩黨政策有什麼差別,而是工黨指責保守黨精疲力盡,沒什
麼新主張。保守黨反擊說,工黨沒有執政經驗,素質如何不得而知,一面隱
約暗指工黨上次執政期間出現過工潮、稅率高、經濟停滯不前的情況。
正當保守黨和工黨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保守黨的靠山之一,它的輿論界
的好朋友《太陽報》卻發動了“陣前起義”,宣佈將支援工黨,使保守黨人
沮喪萬分,梅傑真是出師不利。一向支援保守黨的《太陽報》竟在大選日期
公佈的當晚,正式宣告倒戈,支援工黨。3月
18日,這個曾為梅傑在
1992
年的大選搖旗吶喊的《太陽報》用整個頭版以特大標題宣佈:“《太陽報》
支援布萊爾。”副題是:“給改變一個機會。”文章稱:“梅傑是個正人君
子,他已盡了最大努力。”但是保守黨內部的“腐敗和嚴重內證”使其不擊
自潰;保守黨實在“太累了”,需要“休息”。目前,英國需要的是一個“能
激發人們的創造力,且具有遠見、決心和膽識的領導人”;人們“寄希望於
布萊爾”。這對梅傑和保守黨無異是當頭一棒,雪上加霜。
耐人尋味的是,包括《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
《衛報》和《獨立報》等在內的英國所有全國性大報均在同一天就《太陽報》
這一出人意外的“倒戈”發表了文章和評論。這表明《太陽報》的“改弦易
轍”事先已與所有輿論傳媒打了招呼。《太陽報》之所以在梅傑宣佈大選之
日的第二天發表“效忠布萊爾”的文章,目的在於在正式的竟選活動一開始
就給梅傑以“致命一擊”。
《太陽報》的老闆是魯珀特·默多克,這位世界傳媒大王同時也擁有《泰
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世界新聞報》,但默多克本人最重視的
並非那些聞名全球的堂堂大報,而是這份不登大雅之堂的八卦小報。這也難
怪,《太陽報》是報業大王默多克在英國發行量最大,日銷量近
500萬份,
號稱擁有
1000萬讀者的一張小報,對英國人的影響力最大。在
1992年的大
選中,《太陽報》每天都在重要版面抨擊工黨,把工黨形容為“洪水猛獸”,
鞍前馬後為梅傑的連任效盡犬馬之勞。大選後,該報當時的編輯曾洋洋自得
地要梅傑賞他一枚金牌。梅傑出人意料地勝利時,這家報紙以著名的標題“《太
陽報》的一票使他獲勝”進行報道。這個做法也許粗魯無禮,但政治分析家
過後同意,媒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