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友誼無恆,利益永恆。在上海的何伯與華爾的神經即刻緊張起來,只要雙方政府一開打,他們在上海肯定也要為“祖國”血拼。在何伯秘密籌劃俘奪中國沿海的美國船兵的同時,華爾也私下準備利用洋槍隊士兵奇襲上海停泊的英國軍艦。正在雙方準備互相暗中捅刀子之際,英美之間政治危機得以解決,美國政府服軟,向英國道歉,雙方握手言和。

經過這次小插曲後,華爾開始了在中國幹他的“大事業”。

1862年2月,華爾親率一千多洋槍隊員,忽然在凌晨時分進襲上海附近的廣富林太平軍堡壘據點,打死近一千太平軍,迫使其餘七千多人倉惶逃往青浦。洋槍隊方面,只損失18名士兵,傷42人。以如此微小代價,攻克太平軍在上海的一個重要橋頭堡,成功不可謂不大。

同時,洋槍隊的攻勢也使得正在進攻吳淞的太平軍分神卸力。因為,從1月7日開始,李秀成已經率大軍從杭州出發,兵分五路殺向上海。僅幾十天工夫,奉賢、川沙、南匯、金山等縣均被攻下。一直與華爾“合作”的清將李恆嵩又來了精神,忙向朝廷遞折報功,說自己所率清軍經過“激烈”戰鬥,殺死“長毛”三萬多。

見太平軍此次來勢洶洶,在上海的西方人與滿清政府官員不敢怠慢。英國參贊巴夏禮與清朝蘇松太道臺吳煦經過緊急磋商後,聯合成立了“中外會防局”,同時,他們加強調兵遣將,準備迎接暴風雨的拍擊。

原本在上海的英法軍隊總人數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但從2月份開始,英軍九十九聯隊與重炮兵到來,不久英軍駐天津的部隊全軍而來,戈登也在其中。如此一來,僅英軍在上海就有近三千兵力,大炮二十多尊,底氣雄足。

太平軍與洋槍隊、英法聯軍的的第二次上海較量,大致持續五個多月,可分為六次戰役:2月24日高橋之戰、4月4日王家寺之戰、4月17日周浦之戰、5月17日太倉之戰、5月26日嘉定之戰、6月9日青浦之戰。

2月24日的高橋之戰,乃華爾洋槍隊的一次主動進攻戰,目的地是太平軍向上海推進途中的高橋。此次戰役,不僅華爾親率一千洋槍隊,英國、法國也派近千人為左、右翼,一起進攻高橋的五千多太平軍守軍。在新式武器的優勢以及強盛鬥志下,洋槍隊與英法聯軍把高橋太平軍守軍打得慘敗,戰況只能用“大屠殺”來形容,而華爾洋槍隊奇蹟般只戰死七人,傷32人,英軍死一人,法軍絲毫無損。

上海的清政府當局來了精神,在鬧市把華爾送去的兩百多太平軍俘虜當眾砍頭。

華爾乘勝,率軍接著向距上海六十多里的蕭塘太平軍發動了猛烈攻擊,打死太平軍七八百人,生俘近四百人。洋槍隊只損失十名士兵,但華爾副手白齊文肚子受到嚴重的刀傷。

經廣富林、高橋、蕭塘的三次大勝,清廷(慈禧以同治皇帝名義)授予華爾“副將”銜,四品頂戴,這可是大清開天闢地第一次。同時,清廷正式命名華爾的洋槍隊為“常勝軍”。

福無雙至今日至。升官發財之餘,泰記銀行的老闆楊啟堂把女兒嫁給了這位“大清”名將,華爾一下子成為中國女婿。

在享受新婚燕爾魚水之歡的同時,華爾仍舊心繫戰事,決意要“報效”大清和英法聯軍,想把上海周圍30英里以內的太平軍全部驅逐出去,確保上海的安全。

由於華爾表現出眾,何伯甚至下令把一千多英國大兵調給華爾這個從前他心中的“流氓”指揮。

太平軍接連失敗後,李秀成意識到華爾“常勝軍”的威脅,就想攻取常勝軍老巢松江。但要取松江,就勢必先要在松江與上海之間打個楔子,攻取七寶、泗涇兩處,然後合力取松江。這種步步為營、以守代攻的戰略,從前可以,現在遇到了銳氣正盛的華爾洋槍隊,難免就處於被動。結果,4月4日,華爾、英將何伯、法將卜羅德約五千人彙集,攜大炮進攻王家寺的太平軍營壘。由於新式大炮威力巨大,太平軍不敵,一下就被打死近五百名士兵,近千人被俘,王家寺陣地最終為洋槍隊與英法聯軍所得。

英國將軍何伯在此戰中負傷,小腿肚子捱了一槍,成為“地不平”。

4月17日,“常勝軍”與英法聯軍進行突襲,把屯結在清浦的太平軍堡壘攻克,殺掉六百多,生俘三百多。清浦大勝後,七寶城落入華爾手中,得勝的“聯軍”露出暴徒嘴臉,大肆洗劫,全城為之一空。所以,七天後清軍接收此地時,發現七寶被洋人們洗劫得連根針都沒剩下。這些洋鬼子們與假洋鬼子們挨家挨戶搜掠,個個變成大富翁。由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