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軍在此地有個銀庫,此時也為華爾所擁有。

得勝得財之餘,華爾氣焰更盛。4月30日,常勝軍與英法聯軍水陸並進,又有李鶴章(李鴻章之弟)率淮軍四千人助戰,齊攻重城嘉定。太平軍守軍不支潰敗,共有三千多人被殺,近兩千名被俘,其餘狼狽遁逃。

嘉定是太平軍的一個重要據點,他們撤退時棄留幾十萬兩白銀和數千匹戰馬,軍械輜重到處都是。至此,常勝軍又有一大筆進賬。

5月12日,常勝軍、聯軍在用大炮猛轟青浦城後,吶喊著衝殺入城。雖然有兩萬多太平軍守軍,仍舊支撐不住,五六千人被殺,數千人脫下軍裝逃跑,數千人被活捉。

由於南橋復為太平軍所據,英法聯軍忙於5月16日回軍,華爾在交待士兵經營青浦後,也回到南橋,與英法聯軍一起攻城。一直在戰役中鮮有傷亡的法國軍隊此次大不走運,總指揮卜羅德胸膛正中一彈,當場就被打死,法兵也有近40人被殺。

攻克南橋後,“悲憤”欲絕的法國兵喪失人性,不僅對繳械的太平軍大肆屠殺,對南橋普通居民也進行了一次大屠殺。

5月20日,常勝軍攻克柘林鎮,殺紅眼的聯軍士兵們在此又展開一輪大屠殺。

依據從前與清朝政府與上海地方商會的約定,華爾一個人獲得的賞銀就高達近百萬白銀,他都存放於岳父楊啟堂的泰記銀號中。

英法聯軍與常勝軍連勝而驕。李秀成本人改變了戰術,繼太倉一戰殲滅清軍五千餘人後,他分別發軍猛攻嘉定、寶山、吳淞、青浦。

嘉定城只有幾百名英法士兵,英美聯軍慌忙去救援,在南翔遭到太平軍伏擊,損失不小。嘉定的英法軍隊知道太平軍勢大,焚城後逃跑。代替被罷免江蘇巡撫薛煥職務的李鴻章和洋人善於溝通,雙方商定配合行動。

在李秀成的指揮下,太平軍聽王陳炳文和納王郜永寬佔領了泗涇,直撲青浦,李秀成本人率兵圍淞江。英法聯軍、常勝軍、清政府軍難挽頹勢。

5月底,太平軍慕王譚紹光率軍攻克青浦,活捉了華爾的副手福瑞斯特。華爾還是挺有雪中送炭的“義氣”,自提兵來救,結果在城外被打得大敗,狼狽遁走,一千多常勝軍被太平軍消滅。

經此一戰,英法聯軍與常勝軍自信心大挫。連曾國藩都在奏摺中對洋人加以不屑地指斥:“夷人之畏長毛,亦與我同,委而去之,真情畢露。”

連連克捷之下,加上二十萬左右的優勢兵力,太平軍已經逼至虹橋、漕河鎮、法華鎮、徐家彙等處,上海似乎可一舉成擒。

英法聯軍見勢不妙,迅速回撤至上海進行龜縮式防守的同時,急忙宣佈“中立”,表示不再加入上海城周30英里以外與太平軍之間的軍事行動。但在暗中,他們仍舊向華爾常勝軍提供武器彈藥裝備以及人力支援。

6月18日,李秀成遭遇李鴻章所指揮的軍隊,在徐家彙、新橋、虹橋等地接連受挫,只得放棄已經佔領的廣富林、泗涇等地退回蘇州,留慕王譚紹光率少數軍隊留守嘉定、青浦、太倉等城。

上海城唾手可得之際,李秀成忽然在遭遇小挫折後棄而不攻,最大的原因,在於曾國藩圍攻天京,洪秀全鬼催一樣逼催李秀成回援,最終使他功敗垂成,不得已先轉回去解天京之圍。

李鴻章任江蘇巡撫之後,非常重視華爾的常勝軍,為他提供一切便利擴充部伍。為此,華爾的洋槍隊規模漸宏,共有五個團步兵,一團狙擊槍兵,四個重炮中隊以及兩個野戰炮中隊。常勝軍裝備特別先進,有滑膛毛瑟槍、來福槍、安菲爾來福槍、山炮、榴彈炮、臼炮以及威力巨大的八吋口徑的大炮。除此以外,華爾手下還擁有三十多艘鐵甲汽輪和三百多艘輕便炮船。

上海不僅僅是華爾的“福地”,也是李鴻章的“福地”。這位同樣儒臣起家的李大人,在安徽被太平軍打得丟盔卸甲,但到了上海後“風水”全變,從勝利走向勝利。而他最成功的謀劃,一是撫用華爾這種“客將”,一是“以滬平吳”。

李大人深知縱橫捭闔之道,在與洋人交往中“先疏後親”,雖然他心中認為華爾是“蠢然一物”,但為了藉助華爾(後來是戈登)的兵力,仍舊傾力籠絡,最終使得這條大洋狗成為自己手下的最大王牌。而後,當蘇常地區落入淮軍之手後,李鴻章過河拆橋,藉故解散了“常勝軍”(也有戈登本人“厚道”的原因)。對此,連李大人的“老師”曾國藩都不得不豎指佩服,認為李大人“駕馭洋將擒縱在手,在鞭韃龍蛇視若嬰兒之風”。

於李秀成而言,上海成為他本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