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妙善也不客氣,獨佔一盤東坡肉,吃得津津有味。於是你抱一盤,我搶一碟,象強盜搶地盤一樣爭搶飯菜,這頓飯不消片刻就吃完了。

飯罷之後,汪直替王婆留在烈港大街尋了一座民房,安排王婆留等人住下。他看王婆留有些本領,又識得幾個字,便讓王婆留做他的“管庫”,看管舟山烈港碼頭裡其中一個甲字號倉庫。舟山烈港碼頭廣場上有幾十個倉庫,分成甲乙丙丁號碼排序。王婆留看管的倉庫是個大倉庫,倉庫裡積貨如山,也值數十萬銀子。“管庫”在海盜進階中雖然列在末位,責任卻很大,防火防賊,一點也馬虎不得。況汪直當年也是從“管庫”開始做起,一步步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故王婆留並不覺得自己地位低微,或者委屈。

汪直把王婆留帶到倉庫,不免安慰交待他幾句:“好小子,你先替爺爺看管好這個倉庫,防火防賊,記錄貨物進出。不出差錯,就是大功一件。爺爺有事進京一趟,去辦一件大事。回來之後,再打發你到江湖歷練。你在管庫換崗間隙,不妨到烈港教堂去找德伯朗神父或愛麗斯修女學點葡萄牙文,懂得一兩門洋話,以後方便跟那些西洋胡賈打交道。”王婆留點頭稱是。汪直吩咐一番,也去了。

汪直與毛海峰並數十個保鏢,帶著五萬兩銀子進京鑽營,準備收買當朝權貴,看看能不能向朝廷要個合法名份,正明正大地進行遠洋貿易。閩浙總督朱紈野蠻地用霹靂手段端掉雙嶼島的霸道行徑,大大打擊汪直要做合法海商的信心,他想不通:自己為朝廷剿倭立過大功,朝廷為什麼反而要殺我而後快?他想上京師一趟,找他的朋友羅文龍設法做掉跟他過不去的閩浙總督朱紈。羅文龍是當朝首輔嚴嵩之子嚴世蕃的女婿,他倚憑嚴氏父子的權勢,沒少幹違法亂紀的勾當。羅文龍是個典型官商,靠著女婿嚴世蕃的名色,在福建一帶大肆走私貿易。他因幹這一行跟汪直接上頭,彼此以兄弟相稱。

汪直借羅文龍這條線索,看看能不能與當朝權貴接上頭,一則為了自己謀私利名份,二則報仇雪恨,把閩浙總督朱紈做掉。這樣他就可以爭取一點時間建設舟山烈港,免得朱紈從中作梗,拖住他的後腿,害得他忙於應付,什麼事也幹不成。

大明嘉靖三十年初春,一個雪後晴朗的早晨。一隊鏢旗招展的鏢車隊伍,流蘇搖曳,好似一條色彩斑斕的長龍,逶迤地爬行在京師寬闊的官道上。

化妝成普通客商的汪直,指揮著他的鏢隊浩浩蕩蕩走進京城。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汪直也想大展鴻途乾點大事。儘管他在雙嶼島被閩浙總督朱紈打得很慘,但並不代表他這樣就完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找到機會,他仍然可以翻盤振作起來。他絕不會被眼前一點小挫折嚇倒。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汪直無疑很會鑽營。他找到羅文龍,納上一萬五千兩銀子,很快便打通嚴世蕃的門路。汪直用銀子投石問路,叫羅文龍傳遞訊息,試探問嚴世蕃朝廷有無可能開放海禁,或者給他一個敞開大門與倭商胡賈通商貿易的名份?誰料嚴世蕃不停地伸手向他要錢,汪直又送兩萬銀子給嚴世蕃。嚴世蕃只回復汪直一個字,那就是一個“知”字。

汪直收到嚴世蕃這個“知”字,頭有點大了,暗暗罵娘,這才曉得此路不通行不得。又不甘心就此打退堂回家,躲在旅店整日閱讀羅文龍從嚴府抄送出來的邸報,尋思對付閩浙總督朱紈的計策。汪直是個精明人,很快便從邸報中看出門道,看出邸報中隱藏的殺機。原來邸報所載的事情無非是某某御史參某某大臣一本;某某大臣撿舉某某將軍貪汙受賄的案件。諸如此類,不勝列舉。無非是大臣們互相攻訐,互相撿舉,窩裡爭鬥罷了。

汪直拍案而起,他發覺送給小嚴的錢幾乎是白扔了。求人不如求己,原來自己也有辦法打倒找他麻煩的大官。汪直決定使用“墨攻”之計借刀殺人,做掉跟他為仇的閩浙總督朱紈。所謂“墨攻”之計,無非是利用主導輿論的言官,對自己的仇人政敵進行口誅筆伐,達到誅殺異己的目的。但言官也不是那麼好愚弄的,必須順著那些人的思路誤導他們的思想走進歧路,比如甲大臣對乙大臣有成見,就給甲大臣喂足乙大臣的負面情報,挑起甲大臣對乙大臣的不滿,使甲大臣對乙大臣進行攻訐,一旦水到渠成,嫉妒怒火燒起來的時候,攻訐雙方都會失去理智,置對手死地而後快。

汪直就叫毛海峰、羅文龍四出活動,看看朝中的言官有哪些人跟閩浙總督朱紈有仇,或者有成見。能用金錢收買的言官不惜重金收買;不能用金錢收買的言官,就請託去這些言官面前遊說,或造謠生非,專門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