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拖辮子》(與丁毅合作)等。在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文藝宣傳戰役中,賀敬之始終是一個衝鋒陷陣的戰士,一切為了革命的需要、群眾的需要和軍隊的需要,他發自內心的創作激情,如噴湧的激流一樣,鼓盪在陝北的革命大軍中。

1944年,魯藝院長周揚收到《晉察冀日報》記者林漫託人帶給他請他審閱的“白毛女”故事的草稿。在魯藝領導研究為當年“七一”獻禮的節目時,周揚主張將“白毛女”這一材料創作成劇目,隨即便成立了《白毛女》創作組,賀敬之負責劇本寫作。

在執筆寫《白毛女》劇本的時候,賀敬之的情感也像戲劇般高潮迭起,蕩氣迴腸。在小窯洞裡,他一邊寫著,眼睛裡時而流著淚、時而冒著火———喜兒的悲慘命運、財主狗腿子的喪絕人性……創作激情彷彿是洪水決堤,一瀉千里,全變成密密麻麻的漢字擠在他的稿紙上。《白毛女》的劇本完成後,在魯藝禮堂進行了彩排,反響非常強烈———當地農民觀看了彩排,哭成了一片。後來專家們建議在結尾處加一場重戲,但此時的賀敬之由於連夜苦戰,身心俱疲,便由丁毅改寫並完成了最後一場戲。

賀敬之:人生之詩因跌宕而動人(7)

1956年至1966年是賀敬之詩歌生命的又一個花季。《回延安》、《又回南泥灣》、《西去列車的視窗》、《三門峽歌》、《桂林山水歌》、《放聲歌唱》、《十年頌歌》、《雷鋒之歌》……這些詩歌作品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曾經吸引過幾代人的視線,影響了幾代人的精神生活。賀敬之的詩在學習和繼承我國民歌、古典詩詞和“五四”以來新詩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大膽吸收外國詩歌特點,根據時代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需要精心創作出來的。可謂民族的形式,時代的內容,人民的心聲。

“《講話》對今天的文藝創作仍然是綱領性檔案。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講,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認識,不只是由於跟我們個人有關係,更有一份感情,因為多年的、正反的教訓告訴我們,《講話》精神的基本原則、基本理論是正確的,是符合人類藝術發展的規律的……《講話》精神對現在的創作依然有指導作用,近幾年獲獎的小說、電影、電視劇都是這樣創作出來的,《講話》的精神將長期指導中國文藝前進的方向。”賀敬之的詩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賀敬之的名字,因其作品而在中國大地上傳頌,他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詩人。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國外也有著許多賀敬之的“追星族”。在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很多人都對詩人賀敬之非常尊敬。

1991年春天,正值日本櫻花盛開之時,賀敬之到日本訪問。回國的前一天,日中文化交流學會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有日本文化界、新聞界、出版界、教育界、衛生界、經濟界人士及日本政府的官員參加,原定300人,結果來了500餘人,都是對賀敬之慕名而來的。會場擠得水洩不通,當賀敬之率代表團走進會場時,掌聲響成一片,有不少人一邊鼓掌一邊喊:“賀敬之———白毛女;白毛女———賀敬之;”“賀敬之———大詩人;大詩人———賀敬之。”有的用中文喊,有的用日語喊。會場內人們排長隊與賀敬之交換名片,搶著要賀敬之簽名。賀敬之的歌劇《白毛女》還曾改編成芭蕾舞,由日本芭蕾舞團在日本和世界各地演出過100多場。

詩人賀敬之的驕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2002年12月27日,第7屆國際詩人筆會在中國江南水鄉周莊舉行國際現代詩歌及文化發展論壇,賀敬之及艾青、臧克家、郭小川等幾位中國當代詩壇泰斗被授予“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03年,世界詩人大會、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授予賀敬之榮譽文學博士,以表彰他對詩歌創作和詩歌美學的傑出貢獻。

老青聯的不老“青情”與難了鄉情

1948年初,賀敬之在冀中解放區所在地河北正定的華北大學任教,時任華大文藝學院華北文藝工作團戲劇隊副隊長兼創作組組長。“這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了1949年上半年召開全國青年代表大會、成立全國青年聯合會,正式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問題。會後,毛主席起草中共中央9月會議通知。”接受採訪時,賀敬之說:“當時中共中央華北局已成立了青委,透過青委開會傳達了中央的決定。華大決定我作為文藝學院青年代表參加河北平山的青委討論,華大代表就兩位,我與李新(歷史學家),參加籌備組建全國青聯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討論。”

與會後,賀敬之在華大成立了校新民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