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驚惶是肯定的,好不容易找了個人收拾殘局,結果這人一上來,啥都沒整,就先幹掉了幫自己撐了八年的毛總兵,腦袋進水了不成?

但崇禎同志不愧為政治家,關鍵時刻義無反顧地裝了孫子:人你殺了,就是罵你,他也活不了,索性罵他幾句,說他死得該再吐上幾口唾沫,沒問題。

袁崇煥非常高興,殺人還殺出好了,很是歡欣鼓舞了幾天,但他並不清楚,他可以越權,可以妄為,卻必須滿足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的名字,叫做辦事。

要當督師,可以,要取消巡撫,可以,遼東你說了算,可以,殺掉毛文龍,也可以,但前提條件是,你得辦事,五年平遼,只要平了,什麼都好辦,平不了嘛,就辦你。

袁崇煥很清楚這點,但畢竟還有五年,鬼知道五年後什麼樣,慢慢來。

但兩個月後,一個人的一次舉動,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順便說一句,這人不是故意的。

崇禎二年(1629)十月,皇太極準備進攻。

雖然之前曾被袁崇煥暴打一頓,狼狽而歸,但現實是嚴峻的,上次搶回來的東西,都用得差不多了,又沒有再生產能力,不搶不行啊。

可問題是,關寧防線實在太硬,連他爹算在內,都去了兩次了,連塊磚頭都沒能敲回來。

皇太極進攻的訊息,袁崇煥聽到過風聲,一點不慌。

北京,背靠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通往遼東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關,把這道口子一堵,鬼都進不來,所以袁崇煥很安心。

關卡是死的,人是活的。

冥思苦想的皇太極終於想出了透過關寧防線的唯一方法——不透過關寧防線。

中國這麼大,不一定非要從遼東去,飛不了,卻可以繞路。

遼東沒法走,那就繞吧,繞到蒙古,從那兒進去,沒轍了吧。

就這樣,皇太極率十萬軍隊(包括蒙古部落),發動了這次決定袁崇煥命運的進攻。

這是一次載入軍事史冊的突襲,皇太極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率軍以不怕跑路的精神,跑了半個多月,從遼東跑到遼西,再到蒙古。

蒙古邊界沒有堅城,沒有大炮,皇太極十分輕鬆地跨過長城,在地圖上畫個半圓後,於十月底到達明朝重鎮遵化。

遵化位於北京西北面,距離僅兩百多公里,一旦失守,北京將無險可守。

袁崇煥終於清醒了,但大錯已經釀成,當務之急,是派人擋住皇太極。

估計是欺負皇太極上了癮,袁崇煥沒有親自上陣,他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趙率教。

皇太極同志帶了十萬人,全部家當,以極為認真的態度來搶東西,竟然只派個手下,率這麼點人(估計不到一萬)來擋,太瞧不起人了。

趙率教不愧名將之名,得令後率軍連趕三天三夜,於十一月三日到達遵化,很不容易。

十一月四日,出去打了一仗,死了。

對於趙率教的死,許多史料上說,他是被冷箭射死,部下由於失去指揮,導致崩潰,全軍覆沒。

但我認為趙率教死不死,不是機率問題,是個時間問題,就那麼點人,要對抗十萬大軍,就算手下全變成趙率教,估計也擋不住。

趙率教陣亡,十一月五日,遵化失陷。

佔領遵化後,後金軍按照慣例,搞了次屠城,火光沖天,鬼哭狼嚎,再講一下,不知是為了留個紀念,還是覺得風水好,清軍入關後,把遵化當成了清朝皇帝的墳地,包括所謂“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這裡。

幾具有名的屍體躺在無數具無名的屍體上,所謂之霸業,如此而已。

最後說幾句,到了民國時期,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又跑到遵化,挖了清朝的祖墳,據說把乾隆、慈禧等一干偉大人物的屍體亂踩一通,著實是死不瞑目。當然,由於此事幹得不地道,除個別人(馮玉祥)說他是革命行為外,大家都罵,又當然,罵歸罵,從墳裡掏出來的寶貝,什麼乾隆的寶劍,慈禧的玉枕頭(據說是宋美齡拿了),還是收歸收。

幾百年折騰來,折騰去,也就那麼回事。

但遵化怎麼樣,對當時的袁崇煥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十一月五日,得知訊息的袁督師明白,必須出馬了。隨即親率大軍,前去迎戰皇太極。

十一月十日,當他到達京城近郊,剛鬆口氣的時候,卻得知了一個意外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