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孫海棟這個人做起事來是沒有什麼底線的——既然鹽商們“不給他飯吃”,他就要砸了這個鍋。於是,孫海棟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點了這個炮仗,所以就給皇帝上了這麼一份奏摺。
但是,不得不說,這孫海棟搞起官場權謀來,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向朝臣檢舉此事,難免被人詬病。於是他耍了個“奸”:
由於交通訊息條件所限,像每任鹽運史到底有沒有預售鹽引、預售了多少這樣的資料,朝廷是很難掌握的。所以,從周正開始,每任鹽運史就很默契地把那二兩額外的稅收,隱瞞不報了。
孫海棟在獲悉了這一重大隱情後,就故意給皇帝寫了那份奏疏。他明知道,歷任鹽運使從來沒有向朝廷繳納過那多餘的二兩稅銀。可是,他卻此地無銀地向皇帝說起此事。
果然,皇帝在看到孫海棟的奏疏後,立馬想起自己從來沒有人向他彙報過那些因預售而多出的稅款;於是,讓賈珩嚴查此事。至此,大禹王朝最大的貪腐案“金陵鹽引案”終於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