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章 鹽課貪腐案(2)

據查,從太上皇十五年開始,到孫海棟的前任鄭方逸離任,二十五年間,歷任鹽政共預售鹽引600餘萬張,侵吞稅銀達1200餘萬兩。

賈珩看完這些訊息,一聲冷笑,看來這孫海棟也不是什麼好餅東西。狄仁傑對賈珩說道:“國公爺,經過下官多番查探與分析,這起鹽運史貪汙受賄案件的關鍵突破口就在於那些鹽商身上!唯有他們才能夠為我們提供有關預售鹽稅以及官員貪腐的確鑿罪證!這些鹽商身為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如果他們願意坦誠招認罪行,那麼官員們的貪腐行徑必然會成為無可辯駁的事實!”

賈珩微微頷首,表示贊同道:“嗯,懷英兄所言極是!立刻傳令下去,命賈玷、史達斌速速將鹽商拘捕歸案,並嚴加審問!”

起初之時,這些鹽商心中尚存有顧慮,畢竟他們平日裡與諸多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面對審訊時,他們仍心存僥倖,那些鹽運史各個背景雄厚,不會對他們不管不顧的,官府更沒有當場抓住他們行賄,所以都是一問三不知。然而,就在局面陷入僵持之際,賈珩巧妙地運用幻境神通為鹽商們營造出一個陰森恐怖的陰曹地府場景。在那仿若真實存在的幻境之中,種種酷刑令人毛骨悚然。

與此同時,狄仁傑這位斷案如神的能臣則充分發揮其高超的審訊技巧。他時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時而又以嚴厲的言辭進行威逼恐嚇。在如此雙重壓力之下,鹽商們的心理防線終於徹底崩潰。他們再也無法承受內心的恐懼與煎熬,紛紛選擇主動坦白交代一切。不僅心甘情願充當汙點證人,而且還將所知曉的收受鉅額賄賂的官員名單及其具體受賄金額毫無保留地全盤托出。

賈珩也怕案件會牽連到林如海,所以每次審訊都是系統裡的人進行審訊,這樣即使有人供出林如海貪汙的證據,賈珩也可以第一時間截留,好思考應對之策。

還好,這些商人和官員並沒有供出林如海貪汙受賄的證據,不是替他隱瞞,而是給他送禮了,他沒要,都給退回來了。從這也可以看出,林如海的品格確實不錯,這也讓整合鬆了一口氣。

至此,這樁令朝野震動的“金陵鹽引案”終於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然而就在賈珩即將下達命令去捉拿那些鹽運使的時候,狄仁傑卻忽然站出來攔住了他。只見狄仁傑拱手施禮,面色凝重地說道:“國公大人,請暫且息怒。您可知道,這些鹽運使之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根基深厚啊!他們每一個人的身後,皆有著朝堂之上位高權重之人作為堅實的後盾。特別是那位鄭方逸,他可是當今太子的親孃舅!此人一旦出事,不但會牽連到朝廷的顏面,而且倘若他日太子順利登基稱帝,恐怕咱們都會遭到太子的忌恨吶。”

說到這裡,狄仁傑微微嘆了口氣,接著又道:“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這整整二十年以來,所有與鹽政相關的事務竟然都不約而同地刻意隱瞞了那二兩稅銀的問題。可是,掌管著整個國家財政大權的戶部官員們,真就沒有哪怕一人察覺到其中存在的端倪和貓膩嗎?依下官之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大的可能便是,連這些戶部官員也早已被那些鹽運使暗中收買,成為了他們的同黨。”

賈珩靜靜地聽著狄仁傑的分析,原本憤怒的神情逐漸變得冷靜下來。待狄仁傑說完之後,他不禁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欽佩不已。眼前這位狄仁傑果真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狐狸,所思所想竟是如此周全縝密,絕非自己這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子所能比擬的。想到此處,賈珩連忙抱拳向狄仁傑致謝道:“懷英兄所言極是啊!若非您及時阻攔並提醒,只怕我一時衝動之下就要鑄下大錯!”

在狄仁傑的建議下,賈珩安排錦衣衛先盯住那幾位鹽運史,注備隨時進行抓捕,並囑咐狄仁傑務必將走私私鹽案和鹽課貪腐案的所有相關證據詳細整理成卷冊,同時也要將在這兩個案子中立功之人逐一記錄清楚。隨後,賈珩便毫不耽擱,差人快馬加鞭地將這份重要奏報呈遞給朝廷,靜候皇帝的最終裁決。

方老闆畫像發出去好多天,有不少人為了賞金提供的都是假線索,在處理了幾個人後,這才收斂了不少。今天又有一名菜店裡的夥計來報,說是在給城外的一處山莊送菜時見過此人就在山莊裡,地位還不低,案發後這幾天山莊大門緊閉,不知發生了何事。

正好,閒來無事,賈珩就帶著典韋、狄仁傑、李元芳、李存孝幾人和一隊軍士前去探查。在夥計的帶領下來到了這個山莊,確實大門緊閉。

李元芳飛身翻過院牆,裡邊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他連忙開啟大門,眾人剛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