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考量之後,劉正軒最終買下了一個名叫周傳香的廚娘。這廚娘面容和善,眼神中透著一股精明能幹的氣息。她一家三口被劉正軒以六兩銀子的價格購下。
接著,劉正軒又挑選了一個手藝精湛的木匠,花費了七兩銀子。
拿到賣身契和牙牌後,劉正軒又匆忙前往李鐵匠鋪。昨天他在此預定了鐵鍋和廚房用具,此刻他滿心期待地想要瞧瞧這些按照自己要求特製的物件。當看到那些做工精良的鐵鍋時,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旁的劉正榮看著鐵鍋,滿心好奇地問道:“二哥,這是做什麼用的?”
“炒菜用的鐵鍋。”劉正軒微笑著回答道,“回家給你做好吃的。”
“炒菜用的鐵鍋?”剛買的廚娘周傳香看著也驚奇地說道。要知道,在如今的大晉朝,炒菜所用的大都是平底的鐵釜,眼前這定製的鐵鍋顯然更為方便實用。接著,劉正軒又買了個鐵釜回家,準備用來做鉛筆。
隨後,劉正軒又前往周木匠那裡取牙刷。當看到那 100 個牙刷時,劉正榮再次好奇地發問:“二哥,這又是什麼?”
“這叫牙刷,每天用這個刷牙舒服多了。”劉正軒耐心地解釋著。
劉正軒讓周木匠再做 200 個牙刷,又給了二十兩銀子。聽得劉正榮心裡直癢癢,很想當下就試試這新奇的物件。
等這些事情都忙完,來福趕著馬車去接劉為宗。到了石掌櫃的鋪子,只見劉為宗已在門口等候許久。
劉正軒急切地問道:“爹,談好了沒。”
劉為宗笑容滿面,興奮地說道:“已經談妥了。”接著,他悄悄告訴劉正軒,製冰方子賣了十二萬兩銀子。
原來,劉為宗找到石掌櫃後,依照劉正軒教給他的製冰法子,當場拿出帶去的硝石製作出了冰塊。
起初,劉為宗跟石掌櫃要價十五萬兩,石掌櫃則一再還價,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最終商定十二萬兩。
石掌櫃用硝石自己也成功製出了冰塊,然後才跟劉為宗簽下契約,並且一再強調製冰方子不能再賣給他人。雙方簽字畫押,一式兩份。
懷揣著這麼多銀票,劉為宗站在門口等待時,心裡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被人搶走。直到看到來福來了,他那顆懸著的心才總算放下。
劉正軒向父親介紹了所買的廚娘和木匠,眾人也都畢恭畢敬地喊過老爺。兒子的製冰方子賣了十二萬兩,劉為宗心裡踏實不少,高興得也沒多言。
木匠原叫二娃子,劉正軒給他起名劉忠。
劉為宗讓來福趕著馬車去找董掌櫃。找到董掌櫃後,按照契約賠償了三萬兩銀票。
董掌櫃本打算要劉為宗在朝陽縣城的兩家店鋪,一家在鬧市,一家在學院旁邊,都是極好的鋪面。如今雖未如願,不過白得了近三萬兩銀票,也算陰謀得逞,這事也算有了了結。
劉正軒心裡暗暗發誓,總有一日要讓董掌櫃惡有惡報、血債血償。
收回契約後,劉為宗一家人又去了牙行,因為要買蓋房子的木材等材料,還有諸多糧食。劉正軒就和他爹商量再買一輛馬車,以後總歸要用,買了比租划算,如今手頭寬裕不如先買。
找到金牙子後,又花了三十兩銀子買了一輛馬車。本來還想著買些下人,可如今沒地方住,唯有等房子蓋好再來。
來福趕一輛馬車,剩下只有劉正軒會趕馬車。兩人分別趕著馬車去了市場。來福跟劉為宗、劉忠去買蓋房子要用的木料、磚瓦等。
劉正軒和劉正榮帶著周傳香去買糧食,白花花的大米、大麥、雞蛋、二十斤豬肉。
大晉朝無人吃豬下水。豬肉買了不少,劉正軒找老闆要豬下水,老闆爽快地免費送了許多。如今天熱,肉也不能買太多。
又去上次的香料鋪買了許多香料。然後又去買了許多好些的紙,現今的紙是蔡侯紙,頗為普遍也不貴,只能用於包裝,不能寫毛筆,書也是帛書。
都買完了去市場門口等他爹。等劉為宗來了,和來福趕著馬車回家。因要趕馬車,劉正榮想聽他講故事也無法實現了。所以回程比來時輕鬆許多,賣了製冰方子有了第一桶金,心情自然愉悅。有了啟動資金,便可有序地開啟他的發展計劃。
回到家,劉為宗和劉方亮商議找人,明日就開始蓋房的事宜。
“爹,一會我去找村長,讓他幫忙找些村裡會蓋房子的,每天每人二十文,管一餐午飯。儘早把房子蓋起來”劉為宗說。
“你二弟、三弟都無事也讓他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