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做。
這時候王項已經有點冷著他的意思了。
有本事不算什麼,怎麼讓能決定你命運前途的人覺得——你有本事到無可替代,你想成的事兒才成了一半。
餘在廷便是從那時候開始,好好琢磨起他的“恩師”來。
可以說,餘在廷坐到今天的位置,大多都是靠他自己。
如今王項自詡他是他的得意門生,固然有真心為他的一面,但又何嘗不是看到了蕭傾的態度,以及他自身黨羽培植的需要呢?
餘在廷心中清醒,面上對王項越發恭敬。
不過王項有一點說對了,陛下確實仁善。
武將英魂返蕭水,歸故里,祭拜之事天經地義。
只是擺在之前,遵循舊例就好。
陛下卻顯然不打算這樣做。
結合陛下之前做的事情,這給出了一個極為明顯的資訊——大蕭武將的地位即將提高。
或許,會是前所未有的高度。
國破半壁,國主思強,用兵重武乃是題中之義。
樞密院那位不是同心人,兵部大有可為。
王項虛虛實實,他都看得出來的事情,他這位恩師怎麼會看不出來?
那麼這個時候透露出意思想要將他調離兵部……
呵呵。
陛下再長大一些就好了。
餘在廷回府的路上將這些事情一一在腦中過了一遍,打算擬一道奏摺呈請陛下閱覽。
國有定製不假,但窮則思變,時變勢遷。
接下來,他需要更加謹慎低調,但也要更快走進小皇帝的心裡。
在蕭傾不知道的地方,有個人正籌謀著一步步走到她的身邊,和另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們,為她和腐爛中重生的大蕭披荊斬棘,廢除沉珂,創造輝煌。
而這個時候的蕭傾,只想著顧好眼前的事情,暗罵太傅的不靠譜,對於帝國的未來,復興,輝煌,等等之類絲毫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