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要罰我什麼?”
“罰你……”
公主看向窗外,見院子裡的梅花開得正盛,便道:
“罰你以梅花為題,即興填詞一首。”
“要是作不出來,日後府中大小事務都要聽本宮裁決,此生不得納妾。”
額……
又來!
怎麼又是詩詞歌賦?
包拯突覺以後的日子怕是艱難了。
面對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妻子,以後的生活,免不了天天要和詩詞對聯打交道。
“我要是作出來了呢?”
“那本宮以後都聽你的!”
“公主可不要反悔。”說到這裡,包拯暗暗得意起來。
關於“梅花”的詩詞,他會背的可不少。
“本宮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那公主聽好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包拯一口氣吟誦了四首詞作,每一首都堪稱精品佳作,把公主都驚得僵在了床上。
只見她美眸泛光,杏眼直勾勾地盯著包拯,半晌都回不過神來。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駙馬的才華,太驚豔了。
多少人嘔心瀝血,方能做一首傳世佳作,他卻一口氣作了四首。
而且每一首的風格都不同,從不同的角度歌頌梅花。
立意高遠,格局遠大。
彷彿從幾首詞作中,便能窺探出包拯高尚雅緻的品格。
“公主!”看著出神的公主,包拯輕聲喊了一句。
公主回過神來,滿臉傾慕:“駙馬真乃曠世奇才!”
“公主過譽了!”包拯得意一笑,“詩詞不過小道而已。”
還好以前他不是學渣,會背幾百首詩詞,要不然的話,想在大宋混下去,就難了。
“公主,時候不早了,該去給嫂娘請安了!”
“嗯!”
公主點點頭,一面穿衣,一面問包拯為何稱“嫂娘”。
包拯這才解釋了一遍其中緣故。
公主道:“尊嫂真乃少有的賢良。”
心裡也不由敬重。
隨即穿戴整齊,打扮得花枝招展,和包拯一道來給吳妙真請安。
吳妙真先給公主行了人臣之禮,將公主請到房裡。
公主又給吳妙真請安,只稱“嫂嫂”。
看著公主端莊秀麗,又通情達理,並非想象中那般刁蠻任性,吳妙真心裡歡喜不盡。
“公主,三兒沒欺負你吧?”
公主靦腆一笑:“駙馬待我很好,謝嫂嫂關心。”
吳妙真道:“那就好,三兒要是欺負你,你跟我說,我好好教訓他。”
一家人有說有笑,包拯隨即道:“嫂娘,你年紀大了,就別回去了。以後就留在府邸,讓小弟好好盡孝。”
包拯做了官後,就多次派人去接嫂娘,可她不喜歡待在城裡,包拯也是無奈。
然而這次,她卻突然想通了,欣然答應留下。
包拯歡喜不盡。
吩咐包興和丫鬟好生伺候。
隨即,包拯又和公主去皇宮給太后請安。
不過李後擔心的反而是包拯,有沒有被公主欺負。
包拯笑道:“公主賢德淑良,沒欺負臣。”
“那便好!包卿若受了委屈,儘管來找哀家。”
“謝太后!不過公主通情達理,絕非無理取鬧之人。”
瞧著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夫唱婦隨,可見夫妻生活很是和諧,太后心裡也很是高興。
“包卿,你執掌開封府以來,辛苦非常。如今和公主成親,理應多陪陪公主,增進增進感情。哀家去跟皇上說說,放你幾天假,讓你清閒幾日。”
“謝太后!”
的確,包拯也感覺為官以來,就很少有閒暇,他也想放鬆放鬆。
太后恩典,他欣然領受。
包拯這才得以和公主過了幾天蜜月生活,其樂融融,好不愜意。
這天,公主獨自回宮看望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