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依舊將花箋遞給丫鬟,丫鬟開門遞進去,片刻後又出門稟報:“恭喜駙馬爺答對第二題。”
包拯心裡不由得意起來。
只剩最後一道題,答對便能入洞房了。
隨即開啟第三個花箋。
乃是一首疊字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傳,時聞漏轉靜思伊。】
看到這首疊字加回文的詩句,包拯心中暗暗讚歎不已。
公主也太會玩了。
包拯記得《少年包青天》裡面,似乎就出現過這首詩。
是包拯還在天鴻書院求學的時候,院士出的題目。
當時有好幾名學子都對上了。
包拯依稀還有些印象。
努力回想了片刻,一下子便回憶起來。
包拯大喜過望,隨即又在花箋上寫下: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寫罷,依舊將花箋遞給丫鬟。
丫鬟送進去。
片刻,房門“呀”的一聲開了。
“公主請駙馬爺入房!”
包拯聞言,喜滋滋,笑盈盈;雄赳赳,氣昂昂邁入洞房。
房裡燈火通明,公主鳳冠霞帔,端坐床榻之上,頭上蓋著紅蓋頭,身段苗條,風姿綽約,美不勝收,彷如一幅畫卷。
也不作聲,靜悄悄的。
包拯此時酒早醒了,緩步過去。
丫鬟隨即呈上玉如意,包拯拿過,緩緩將紅蓋頭一挑。
頓時,一張俊秀清麗的容顏浮現在眼前。
鼻如懸膽,嘴似櫻桃,杏眼柳眉。
暈紅的臉頰仿若三月嬌花,如詩如畫。
包拯看得呆了半晌都沒回過神,彷彿魂都被公主傾國傾城的容貌給勾走了般。
不敢相信,世上有如此絕色!
“駙馬為何這般盯著我,莫不是我貌醜?”
公主幽幽開口,聲音甜美,和包拯想象中的公主有著天壤之別。
活脫脫一個小家碧玉!
心裡暗暗慶幸但是沒有拒絕賜婚,否則,這輩子包拯都不會原諒自己。
“哪……哪裡,公主美若天仙,國色天香,猶如畫裡走出來的一般,包拯能娶到公主,乃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公主聽罷,展顏一笑:“想不到人人敬仰的包青天,也這般會哄女人開心,倒是讓本宮見識了。”
包拯笑道:“包拯說的都是肺腑之言,由衷而發,公主乃包拯此生見過最美的女子。”
比起後世那些整容臉來,公主的容貌不知道要甩她們多少條大街。
公主的美,讓包拯無法用語言來回答。
“駙馬莫耍貧嘴,時辰也不早了,先喝了交杯酒,早些歇息吧!”
“包拯遵命!”
隨即,丫鬟端上交杯酒,包拯和公主雙雙喝了。
包拯就公主身旁坐了下來,手順勢朝她纖腰上一攬。
公主嬌軀不由一顫,顯得十分的害羞和慌張。
包拯幾乎能感受到她的心跳。
她身份尊貴,平時都待在皇宮內苑,哪裡接觸過男子。
不過面對包拯突如其來的“輕薄”,她也不好牴觸,任由包拯摟著自己的身子。
丫鬟更是識趣的悄悄拉上房門。
洞房裡突然間便安靜了下來,氛圍顯得格外尷尬。
雙方都是第一次接觸,都不知怎麼開口打破這氛圍。
還是公主先開口問道:“駙馬是如何想到的下聯?”
包拯笑笑:“我原本對不出,在院中來回踱步時,偶然風過,吹落了棗子,遂想到下聯,若非如此,包拯今晚怕是難見公主了。”
“駙馬果然才思敏捷!”公主滿臉讚許之色,若有所思道,“駙馬文采斐然,為何平日極少有佳作?”
在大宋朝,詩詞歌賦不但是文人墨客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也是文人墨客宣揚自己名聲的方式。
尤其是詞作,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凡有文人墨客出了新作,教坊和青樓便會第一時間譜曲傳唱,為天下人得知。
大宋的文人就沒有一個人,沒有佳作的。
唯獨包拯是一個例外。
朝野之間,都沒有聽說過他有何佳作,是以公主有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