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詛咒\"這個詞竟會從皇帝和宰相的口中說出。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居然要他前往楚州去解除所謂的詛咒,這實在荒謬至極。
他不禁好奇,他們是從哪裡聽來的這些無稽之談,竟將一場旱災描述得如此玄乎。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自然明白旱澇災害是氣候變化所致。
而古人對天文地理的瞭解有限,因此往往將無法解釋的現象歸咎於神鬼之力。
“相爺,皇上。並非包拯我有意推卸責任,但詛咒之說確實荒謬至極。”
他的話還未說完,便被呂夷簡打斷:“包大人,不論是否為詛咒,這個任務非你莫屬。”
“若能求得甘霖,那將是莫大的功德,你就不要推辭了,這是皇上和老夫的一致決定。”
聽罷,包拯無奈地苦笑。
然而,看著呂夷簡和皇上那堅定的眼神,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別無選擇,這一趟是非去不可了。
“既然皇上和宰相已經決定了,包拯自當盡力而為。”
“只是,如果求雨不成,還望皇上和宰相不要責怪於我。”
包拯事先把醜話說在前面,畢竟是皇上和呂夷簡逼自己去的。
自己又不會求雨,到時候去了楚州,乾旱依舊持續的話,難保不會有人又落井下石。
身在官場,危機四伏,無論任何事都要多長几個心眼,小心謹慎,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趙楨聞言大喜,一拍桌子道:“包卿放心,能否求來甘霖,朕都不會怪你。包拯聽旨!”
“臣接旨!”包拯趕忙跪下。
“朕封你為欽差大臣、巡察使,巡察楚州災情。另賜尚方寶劍,見劍如見朕,凡事先斬後奏,不必通報於朕,可自行裁決。”
包拯聽到這裡,都驚呆了,眼睛裡頓時泛起精光。
不敢相信,皇上一下子給自己那麼大的權柄。
這樣的恩寵也太大了,感覺有點承受不起啊!
“謝皇上,臣定不負陛下重託!”包拯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掃了皇上的興,欣然領命。
趙楨此時提醒道:“包卿可知尚方寶劍權柄之重。”
“臣知道。”
“唔,朕賜你尚方寶劍,便是絕對信任於你。萬不可濫用職權,凡事都要再三斟酌再行處置。”
“朕若發現你濫用職權,不但要收回你的一切權柄,還要依法查辦。”
“臣遵旨!”
“今日天色已晚,愛卿回府後,便即刻收拾,明日一早便啟程。”
“是!”
包拯接過尚方寶劍,告退離去。
回到開封府後,便將今日之事和展昭和公孫策說了一遍。
兩人得知皇上封了他欽差大臣,巡察使,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至於“詛咒”之說,他們自然也不信,太荒謬了。
次日一早,一切準備就緒。
包拯坐上馬車,公孫策和展昭則是騎著高頭大馬。
“出發!”
一聲令下。
隊伍浩浩蕩蕩出城,三口鍘刀隨行。
而尚方寶劍則是由南俠展昭來保管。
百姓看到是開封府包大人的隊伍,紛紛站在道路兩端。
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但沒人知道,包拯是要去什麼地方。
只是看到三口鍘刀一起隨行,還以為是哪裡發生了重大冤案,要去鍘人呢!
開封府對付一路快行,飢餐渴飲,夜住曉行。
足足二十天後,方才抵達楚州。
果然。
一到楚州,彷彿就像是變了一片天地。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田地龜裂。
地面上光禿禿的,看不到一片綠色。
流民更是成群結隊,一路哀嚎。
大路上都能看到森森白骨,散發著陣陣惡臭,被無數的蒼蠅給圍繞起來。
烈日炎炎,刺得人臉上火辣辣的疼,絲毫沒有半點要下雨的徵兆。
這哪裡還有點人間的樣子,分明就是煉獄。
“唉……古代的百姓是真的慘啊!”包拯悠悠長嘆。
看著成群結隊逃難的災民,包拯停下隊伍前去詢問情況。
“大嬸,朝廷不是一直都在發放賑災糧嗎?你們為何還要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