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冤魂的詛咒

包拯將案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和劉太后陳述了一遍。

劉太后也是聽得憤怒不已,連拍了幾下扶手。

看到她的激烈反應,包拯也如釋重負,懸著的心終於如塵埃落定。

“太后,整件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

“劉愛姑心知為夫鳴冤,有違孝道,故而在父親伏法之後,她便自殺了。”

劉娥長長舒緩了一口氣:“好一個大孝大義的奇女子,包拯,看來是哀家誤聽謠言,誤會了你。”

包拯故作一驚:“太后,微臣惶恐。只因微臣一直深受太后和皇上的恩寵,難免有朝臣心懷嫉妒,故而誇大其詞,製造謠言,中傷微臣!”

包拯現在也是暗暗清醒,當初沒有一意孤行,免去劉愛花的三重酷刑。

要不然的話,今天怕是跳進黃河也解釋不清了。

同時,心裡對古代的禮法和三綱五常也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尤其是忠、孝,千萬不能有任何的違背,否則會死很慘很慘。

而聽完包拯解釋後的劉太后,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凡事均不能偏聽偏信!”

“太后英明!”包拯由衷恭維了一句,心裡對劉娥越發敬佩。

一介女流,對待大事能保持冷靜,剋制住情緒,冷靜傾聽大臣解釋。

甚至能對一個臣子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是多少帝王將相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這樣的品格,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換作其他帝王,聽到這樣的謠言,包拯估計早就人頭落地了,怎麼可能還會給你機會耐心解釋。

包拯都不明白,野史為何把劉太后黑化成一代禍國殃民的妖后。

誤會解除,化險為夷後的包拯,回了府衙。

另一邊。

得知包拯被太后傳召進宮後,製造謠言的樞密使丁渭臉上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以為這次包拯必死無疑了。

堂堂開封府尹,國家重臣,肩負教化萬民的責任。

卻慫恿百姓狀告親生父親,這是大逆不道的大罪。

可高興不到半日,丁渭就聽到包拯安然無恙走出皇宮的訊息,心裡震驚不已。

“這怎麼可能?”

“如此大逆不道的重罪,太后都沒殺包拯?”

“包拯啊包拯,想不到你的命這麼硬,你究竟給皇上和太后灌輸了什麼迷魂湯?”

丁渭很清楚,以前的太后對包拯是沒有多少好感的。

可自從包拯破解了遼國三道謎題之後,太后的態度就變了,由開始的厭惡,變成了接納,甚至是有那麼一絲寵幸。

這是丁渭最為不理解的地方。

難道這個包拯當真懂得什麼妖法,善於蠱惑人心。

否則,為何皇上喜歡他,八王爺喜歡他,宰相呂夷簡也青睞他,就連太后對他的態度,也在短時間內發生轉變。

這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

“包拯,你別高興得太早,這次沒有實際的證據,讓你躲過一劫,但下次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就不信,你不會出任何紕漏!”

“最好不要讓老夫抓到你的任何把柄,你現在有多得意,到時候就死得有多難看。”

丁渭氣得咬牙切齒,對包拯的嫉妒和恨意更深了。

當然,對包拯而言。

他心裡雖然清楚,造謠的背後主謀就是丁渭一黨。

但沒有證據,他也奈何不了丁渭。

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只能忍耐。

因為他很清楚,丁渭的好日子已經不長了。

如果按照歷史的記載,劉太后會在今年殯天,皇上正式親征。

包拯剛見過劉娥,看她的病情,的確是越來越嚴重,多半是活不長了。

只要劉太后一死,以往她的擁躉,都會被貶出京城去。

而丁渭這個奸臣,也會被皇上貶去雷州苦寒之地,死於雷州。

所以,包拯現在根本不需要急於去對付他。

幾日無話。

開封府一連幾天都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但包拯還沒清閒兩天,皇上忽然召他進宮面聖。

包拯也是一陣莫名其妙,心裡卻也暗暗預感到有大事發生,否則皇上輕易不會召見他。

來到御書房後,卻發現宰相呂夷簡也在場。

包拯行了禮,問道:“不知皇上和相爺召見包拯,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