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章 兩個迴圈

王揚自穿越以來,留心觀察社會細節,與人交談時又善於引導話題,汲取資訊,再加上他平日裡勤于思考,讀書不倦,所得感悟不少。現在庾易問起,一來感念庾易維護之情,二來還有求於庾易,自然不會藏著掖著,解說道:

“歷來財政所尤重者,無過兩條。一是人口,二是土地。落實到稅收上,前者是人口稅,哦,也就是所謂的口稅和戶調(一是按人,一是按戶),後者是田租。三稅合稱‘三調’,是為稅收的主要來源。此三調皆以農業為基,故歷朝都以重農為本。推重農之由,一是民以食為天,故不可不重;二是國家財政依賴農業,故不得不重!”

庾易神色越發鄭重,其餘幾位少年見望王揚,如望天人。

王揚面帶思慮之色,聲音沉穩:“......然依賴農業自有其弊,一者土地有限,二者產出有限,三者依賴天時。故當財政竭頹之際,便只能增稅加租;增稅租則民不堪負;民不堪負則反;民反則興兵;興兵則加稅;加稅則民更反,如此迴圈,遂成糜爛。”

座中幾人都聽得屏氣凝神,不出一聲。

王揚說得渴了,一口飲下杯中酒,再準備倒酒時,才發現桌上沒有酒壺,之前一直是僕人添酒。庾黔婁見狀道:“來人!”

庾易皺眉:“叫什麼人!你去!”

“是。”

庾黔婁站起要為王揚斟酒,王揚忙道不敢。

庾於陵自告奮勇:“我來!”

王揚哪好意思讓庾於陵服侍,便要起身去取酒壺,庾易道:“之顏安坐,按年歲你比犬子長一歲,論學問見識,你更勝他十倍!為你斟杯酒有何不可?”

他看向庾於陵:“阿介,以後對待之顏,要以兄長之禮侍之!”

庾於陵喜道:“謹遵父親大人吩咐!”

王揚見庾易都叫上“之顏”了,便也不再推辭。一杯菖蒲酒入喉,繼續說道:

“稅收依賴農業,則必抑私商。抑私商之一重要目的,在於防止農人效仿,棄農從商。為保農稅,故對商人每加貶抑。貶抑私商,則抑制商業發展,又常使商人陷於被盤剝之境地,在中|央則如漢武帝之“告緡令”,在地方則有官紳之壓榨。無良好之經商環境,商稅必不振。商稅不振,則稅收更賴農業,更賴農業則更抑私商,此又形成一迴圈。”

庾易點點頭,問道:“之顏,那你認為應該如何打破這兩個迴圈?”

謝星涵小咳了一聲,星眸一眨:“王公子,你還沒用飯吧,別光顧著說忘了吃飯呀。”

王揚看向謝星涵,見謝星涵給他使了個眼色。

庾易抱歉一笑:“是我的不是,之顏先用飯吧。”

然後吩咐庾黔婁:“你去安排,給之顏新上一份餐食。”

庾黔婁不想離開,還想聽王揚繼續說,可父親吩咐,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離席。

庾易吩咐完兒子,便看著王揚。

王揚知道,庾易沒有直接喊來下人,而是讓庾黔婁去“安排”,意思就是在上菜之前,王揚可以接著說。

他也猜得到謝星涵的用意,這聰明的小美女怕是已經想到,回答庾易的問題,可能會涉及出圈的內容。所以提醒自己要謹慎。

其實不用謝星涵打斷,王揚自己心中也有保留,雖然庾易說在場沒有外人,但有些敏感話題王揚還是沒有談及,比如士族在當前政商模式中扮演的角色;再比如抑商另有一個重要目的,就防止人口流動。防止流動的原因除了便於徵稅和勞役之外,還有穩定統治的考慮,商者交通遠近,轉運內外,活人心,通訊息,不利於專制。此外抑商還有防止商人做大等政治因素。

總之這個問題十分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的,有些環節還需琢磨詳審,有些則不宜展開。

王揚便簡單說道:“打破迴圈,要點在開源,即保證農業的同時,擴充套件農稅以外的收入。對內以商增收,對外交通互市。”

庾易馬上追問:“如何保證農業?如何以商增收?又如何互市交通?”

王揚猶豫不答。庾黔婁已經端著飯菜返回。

庾易見王揚沉吟不語,便說道:“子貞,為之顏佈菜!”

王揚趕忙拒絕,可庾易堅持如此。然後就出現了一個奇異的場景:

新野庾氏的兩位公子,一左一右侍立於王揚之側,一個斟酒,一個夾菜,這禮遇規格頂到最高,王揚自己都覺得要是不再講幾句,有點說過不去啊!

......

柳府的一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