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迫,按照他們的估算,怕是難以在大典前修好啊。”
晉王心中煩悶不已,這一樁樁難題就像一座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他深知,登基大典意義重大,若是不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大典的順利進行,還可能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做文章,說這是不祥之兆之類的話,從而動搖朝廷的根基,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和動盪。
蘇晴見晉王為此事愁眉不展,茶飯不思,心中也很是擔憂。她整日陪伴在晉王身邊,一邊輕聲安慰晉王,讓他不要過於焦慮,保重身體;一邊絞盡腦汁地思索著解決辦法。忽然,她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曾經在宮中聽聞過,京城外有個手藝精湛的老匠人,據說對各種綢緞刺繡以及古物修復都頗有造詣,在當地聲名遠揚。或許可以請他來幫忙試試,說不定他能解決這燃眉之急呢。
蘇晴趕忙對晉王說道:“殿下,奴婢聽聞京城外有個老匠人,手藝十分厲害,在綢緞刺繡和古物修復方面堪稱一絕。說不定他能解決這絲線和禮器的問題呢,咱們不妨派人去請他來看看呀。”
晉王聽了,原本黯淡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急切地說道:“如今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你快安排人去請那老匠人吧,務必以最快的速度。但願他真能幫咱們解決這些難題,救朝廷於困境之中。”
蘇晴領命而去,當下便精心挑選了幾個辦事得力、腿腳麻利的下人,讓他們帶著豐厚的禮品,騎上快馬,快馬加鞭地朝著京城外趕去。一路上,馬蹄聲急促,塵土飛揚,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儘快找到老匠人,希望那老匠人能如他們所願,成為這籌備大典難題的破局之人,讓登基大典能夠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