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糧食風波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洪武年正月二十六,京都應天城中,一道糧食官營的政令仿若巨石投湖,剎那間掀起軒然大波。

糧商們平日裡囤貨居奇、坐收暴利,哪肯乖乖就範,竟暗中勾結,大肆賄賂官員、煽動不明就裡的百姓,街頭巷尾一時間滿是“官府賣糧貴且糙,私商才良心”的謠言。

一時間,私糧鋪前人潮洶湧,百姓們滿臉惶急,搶購成風,更有甚者藉機鬧事,場面混亂不堪。

朱元璋聞奏,龍目圓瞪,拍案而起,怒聲震得殿梁都似在顫:“這群該死的奸商,咱就不該聽先生的,給他們相應的地位。一群吃肉不吐骨的惡蛆!良心都讓狗吃了!”

“陛下息怒!”

朝堂之上,一名江南新晉之士跨步出列,藉機發難。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惟儒最貴,但患非真。誠能力學,進必有因。儻或中輟,豈能為人。先生之策,看似為國為民,實是禍害無窮,商賈之流,必須打壓。”

此人出身江南士族大家,往昔瞧著商賈,眼底盡是鄙夷,以往商賈在他們面前,卑躬屈膝、奉上厚禮,方能把事辦成,如今新政一出,商賈挺直腰桿、身著錦衣華服,再不用對士族點頭哈腰,這落差讓他們妒火攻心、憤恨難平。

見有人起頭,接二連三又跳出五人,言辭愈發激烈,大有把季如風的國策貶得一文不值之勢。

“麻埋批!一群惡臭酸腐儒!咱真是給你們臉了!”朱元璋臉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把這些文官的小算盤看得透徹,暗暗罵了句粗口。

他雖也厭惡商人重利輕義,可當下朝廷百事待興,處處需錢,季如風那些利國利民的新政,樁樁件件離不開銀錢支撐,哪能此時開罪商人?

數月前拍賣會的盛況還歷歷在目,年前各地新貢又至,他還盤算著等老四賑災歸來,再辦一場拍賣會籌措資金呢。

“諸位愛卿所言甚是,咱會細細斟酌,朝會到此為止,散了吧。”

跟季如風久了,朱元璋也學得幾分迂迴話術,心裡厭煩文官們扯皮,面上仍虛與委蛇,暗地讓王景弘直奔靜雅莊園去請人。

玄武湖畔,微風輕拂,季如風手持釣竿,氣定神閒,身旁臨安公主朱鏡靜卻沒個端莊模樣,光著腳丫,提溜著裙襬坐在岸上,一對玉足在水裡來回劃拉,濺起串串晶瑩水花。

“丫頭,你這樣魚兒都讓你趕跑了。”季如風無奈搖頭,輕笑著嗔怪。

私底下,他從不稱那勞什子公主名號,只把這俏皮姑娘喚作“丫頭”。

臨安公主嘟起嘴,嬌俏反駁:“才不會呢,你釣不上魚,定是技不如人,還怪我。”

說罷,撿起顆小石子朝水裡丟去,濺起一圈漣漪。

季如風剛要開口,就見王景弘匆匆趕來。知曉來意後,季如風眉頭微皺,神色凝重起來。

“先生,陛下讓您速去商議對策,眼下那流言蜚語雖百姓那兒消停了些,可朝堂暗潮洶湧,士族那邊怕是不肯善罷甘休。”王景弘躬身說道。

臨安公主聽了,收起嬉笑,起身拍拍裙襬:“走,本公主同你一道去,那些酸儒整日聒噪,我倒要瞧瞧還能翻出什麼花來。真惹急了我,姑奶奶撕爛他的嘴!”季如風阻攔不及,只得任由她跟著。

御書房內,氣氛凝重。

朱元璋見二人前來,示意眾人說事。

季如風拱手詳述自己安排,嚴查造謠者,揪出背後糧商主謀當眾嚴懲,殺雞儆猴;親赴官營糧鋪改良儲糧法,糧食新鮮無黴;張貼告示詳述官營本意惠民,價格隨市價只低不高,定期抽檢保品質。百姓觀望多日後,見官糧價廉質優,流言漸消。

“哼,雖說眼下穩住了百姓,可士族牴觸、文官刁難,往後推行新政,阻礙重重。”朱元璋冷哼一聲。

臨安公主搶先一步,脆聲說道:“父皇,那些士族不就嫌商賈如今與他們平起平坐失了體面嘛,兒臣倒有一計,不如從商賈納稅、捐輸之事著手,讓商賈多為百姓、為朝廷做些實事,既能彰顯他們價值,也堵一堵士族的嘴,省得整日嚷嚷。”

眾人皆是一愣,季如風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介面道:“公主所言極是,商賈既有獲利之能,就該擔起社會責任。朝廷可設嘉獎之制,捐輸多者、助民生有功者,賜予榮譽名號,屆時輿論風向自會轉變,士族也無話可說。”

朱元璋沉思片刻,撫須大笑:“好!就依你們所言,咱倒要看看,這回誰還敢搗亂!”

隨後,季如風適時的提出關於糧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