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曾是他快樂的源泉,也是把他錢包掏空的元兇。在幾天前,他的生活總是那樣在享樂中醉倒在疲倦中醒來,自己的錢總被很多“狀況”消耗殆盡,似乎真的根本不屬於自己。

彷彿讀出來羅伯特現在的想法,斯賓塞*官繼續啟發他:

“羅比先生,你可以想一下以前開啟錢包付賬,以及合上錢包的瞬間。或者,只想一下昨天是為什麼拿出錢的情形就可以了。在這些瞬間,你是否有自己不變的一些規則?比如‘在這種時候我就會開啟錢包付錢’、‘在這種時候我不會付錢’……”

羅伯特想了很久,但是腦海裡出現的都只是“發現想吃的東西時就會用錢、發現想買的東西時就會用錢”等答案。根本沒有特別的規則,想花錢了,就花錢,好像從口袋裡拿出的這些鈔票就真的是為了各種“狀況”而付出的。

正如斯賓塞*官所說,羅伯特完全被周圍情況所支配著。

“不僅是我,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富豪都有專屬於他們的規則,也就是我前面說的‘法’。不論是賺錢的時候還是花錢的時候都應該如此。正因為這樣,他們才可以比別人賺更多的錢,也可以更長時間地讓錢停留在自己的手中。其實,富豪們並不是單純地守著財富的人,而是遵守自己錢包之‘法’的人。”

“自己錢包的‘法’……”

羅伯特開始繼續工作,把皮革洗劑第二次塗到錢包上,同時陷入了思考中。之前他只認為富翁是“總有很多錢的人”,並沒有想過他們是“謹守自己規則的人”。

“能夠當上富翁的並不是賺錢多或花錢少的人,而是在對金錢定下專屬於自己的規則和遵守這個規則方面,比大多數人都做得更好的人。我們熟知的卡內基、William Marriott、沃倫·巴菲特等都是如此。” 。。

第二個錢包法則:如果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就不要開啟錢包(7)

聽完斯賓塞*官的補充,已經在錢包上塗完皮革洗劑的羅伯特猶豫了片刻,終於還是開口問道:

“那*官的‘錢包之法’是什麼呢?”

“我嗎?”

羅伯特發覺單刀直入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