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一大筆財產。亨利·斯賓塞無法忍受他們的揮霍無度,忍無可忍之下將他們告到了地方法院。法院的書記官詢問他為什麼要告自己子女、他們違反了哪條法律時,亨利·斯賓塞的回答是這樣的:

“他們違反了自己的法律。如何使用和守護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和遵守的法則,但他們卻忘記了這一點,或者說是明知故犯。違反了這個法則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樣的人比那些違反國家制定的法律條文的人要更加危險和惡劣,因此雖然他們是我的兒子和女兒,但我還是要起訴他們。”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位富翁實在冷酷得不近人情,自己的兒女不是理應享受到自己賺來的財產嗎?父母辛苦賺錢,還不都是為了哺育培養子孫、讓後代生活得更加無憂無慮嗎?但是,親身體會到賺錢艱辛的亨利·斯賓塞並不這麼想。自己不珍惜所擁有的一切,總是依賴別人的贈與,並且養成揮霍浪費的習慣,簡直就是對金錢的褻瀆。

當然這樣的起訴是不會被受理的,可是大家都知道了亨利·斯賓塞有多痛恨這種浪費金錢的行為。此後,他決然放棄了把遺產留給子女的打算,而是把剩餘財產的一半捐贈給了烏德勒支大學,另一半分給了同一地區內的貧困家庭。

“自那以後,我們家族的家訓和徽章就變成了‘遵守專屬於你的規則’,用以讓後人警誡規範自己的行為。”

每當後代子孫看見自己的家族徽章是這三個字母的時候,就不禁會想到前輩們有過因為揮霍浪費而失去繼承權的難堪往事。更提醒他們要時刻守著自己的錢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和您成為富翁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呢?”

“當然有關了。你可以反過來想一下,為什麼很多人明明有穩定的工作,而且工作起來也是很努力的,可是每天都覺得自己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而且總感覺被貧窮壓得喘不過氣來呢?”

“那是因為,他們賺的比花的少。”

“那如果改變這種情況的話就可以了,是吧?”

“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多賺一些,或者少花點……這很難嗎?”

“活到現在,每個人都該清楚自己學到了什麼和能做什麼工作,而且也已經基本固定下來了,怎麼可能還有機會說多賺錢就能多賺呢?!”

“那,少花點呢?”

“雖然會想著少花一些,可是我們每時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需要花錢的突發情況……”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家族才會把家訓和徽章定為‘遵守專屬於你的規則’,而且我也最終成為了富翁。” 。 想看書來

第二個錢包法則:如果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就不要開啟錢包(6)

羅伯特似乎有點明白法官大人一直在強調的東西,但是依然沒有清晰的頭緒。

“羅比先生會在什麼時候開啟錢包?”

“啊?”

“我的意思是什麼時候花錢?”

“那個嘛……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

“想買什麼東西、想吃什麼東西、想要把不平靜的心情發洩出來的時候……我說的對嗎?”

“是。”

“這麼看來,羅比先生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成為有錢人的。”

斯賓塞*官說的話和布蘭森議員說的話如出一轍。雖然是第二次聽到這樣的評價,但羅伯特還是會為此憤憤不平。一個做夢都想要發達的人卻被人接二連三地打擊,他實在無法做到讓自己心平氣和地面對法官的斷言。

“為什麼?”

羅伯特的語氣有些生硬,不過斯賓塞*官依然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好像對他的反應全然不在意。雖然還不知道有錢人變得有錢的共同規律和秘訣,但有一個共同點卻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對待生活的時候總是從容不迫,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富有生活帶來金錢上的綽綽有餘,而是說,他們永遠都保持著那麼一種鎮定的姿態。

“這是因為羅比先生的錢包沒有屬於自己的規則。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總強調這個規則問題,羅比先生的錢包並不是由羅比先生的意志所支配的,而是由羅比先生面臨的各種狀況臨時支配的。也就是說,真正支配羅比先生錢包的並不是羅比先生自己,而是圍繞著羅比先生出現的各種‘狀況’。既然是拿著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錢包,那這個人怎麼可能成為富翁呢?”

聽罷*官的這番話,羅伯特不由想起了前段時間瘋狂地花錢購物、沒有節制地吃喝玩樂,這一幕幕往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