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有買賣的性質;古羅馬買賣婚姻的合法形式是模擬買賣,丈夫以微不足道的一小筆錢,象徵性地把妻子買下。古中國和古羅馬在婚姻締結形式方面最大的差異是:古羅馬人很強調法律,儘管羅馬法建立在維護男權的基礎之上,強調男女同居的事實;古代中國人則更強調習俗,不太重視法律,君言就是法、父言就是法、夫言就是法,這種不重視“法治”的風氣影響了中國很長的歷史時期,甚至在現代仍有殘餘影響。在婚姻締結的過程中,古代中國人十分強調“媒妁”,所謂“蓻麻如之何?非媒不得”。認為男女的結合如果沒有媒人這個中介,就是不正規、不正派、不合法的;還有,結婚儀式也很重要,拜了天地以後,就是雷打不動的合法夫妻了——這種習俗的力量要比法律大得多。

無論是羅馬人還是中國人,都把婚姻看得很美好,寄以美好的希望,也有許多美麗的傳說。這是因為不論女方在婚姻中處於什麼地位,夫妻總是要朝夕相守、傳宗接代。有許多風俗習慣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古羅馬在婚禮中新郎、新娘要在親戚朋友的簇擁下呼喊幾聲“塔拉西烏斯”,然後才進入洞房。“塔拉西烏斯”是傳說中羅馬的一個英俊少年的名字,當羅摩路斯組織羅馬男子掠奪薩賓婦女時,搶到了一個薩賓美女,羅馬人中一個地位較高的貴族想把她佔為己有,可是許多平民卻加以反對,要把她許配給羅馬的美少年塔拉西烏斯。大家都歡呼、鼓掌,表示贊成,於是兩個人喜結良緣,婚後生活也很幸福。以後羅馬就有了這種風俗,在婚禮上要叫幾聲“塔拉西烏斯”,表示婚姻幸福美滿。

第三章 婦女和婚姻(7)

古羅馬史學家普盧塔克還寫到羅馬婚禮規定新娘不能自己跨過夫家的門檻,必須由新郎或他人搶進門去;還有,新郎要用矛頭挑開新娘的頭髮等等,都是紀念當年薩賓婦女被劫的事件。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風俗是情人節的起源——羅馬的牧神節,這一節目在每年2月14日舉行。在羅馬神話中,“牧神”浮努斯是畜群和牧人的保護神,又是森林和原野之神。他能幫助牧人洗去罪惡,保護畜群不受狼害。但他又是一個放蕩成性的神——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森林和原野中,使用法力引誘他遇到的每一個婦女和他做愛,以使婦女生下她們所期盼的兒子或女兒。

據說,紀念浮努斯的“牧神節”由羅馬的開國之君羅摩路斯創立。在公元前8世紀某年的2月14日,他在羅馬神聖的巴拉丁山的一個山洞裡(後來被稱為“牧神洞”),親自主持了對浮努斯的首次祭祀儀式,祈求他賜福給羅馬人民。當時,人們給牧神獻上狗和山羊,因為傳說中的浮努斯喜歡吃羊肉,狗則表示協助他看護羊群。

“牧神節”的祭祀儀式,帶有古老的宗教和神話傳說色彩。形成正式節日後,每到2月14日這一天,羅馬的祭司們便集中在巴拉丁山下的牧神洞口,他們殺死兩頭公山羊和一隻犬,將它們的血抹在兩個青年人的額頭上再擦去,然後,這兩個青年人就裸著身體,手執動物的毛皮一面大聲狂笑,一面在巴拉丁山四周的街道上狂奔,遇人即用毛皮抽打。孩子們見到他們會驚叫著跑開,男青年也躲閃唯恐不及。與此相反,許多成年女子尤其是出身高貴的婦女,卻會跑到路邊伸出手來讓狂奔者抽打一下——她們認為,這會使孕婦減少分娩時的痛苦,不生育的婦女也會因此受孕。

儘管“牧神節”的觀念和祭祀形式在今人看來有些不可理解,但由於它表達了與愛情和婚姻有關的、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就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後來,“牧神節”逐步演變成情人節,基督教徒則稱其為“瓦倫丁日”。在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中,女主角歐菲利亞向情侶哈姆雷特表述心跡說:“明天是瓦倫丁節日,大家要早起床,看我到你的視窗,做你的意中人。”西方各國2月14日的“情人節”,其實就源於古羅馬“牧神節”。

在古羅馬,新婚之夜的首次性交也有一套莊嚴的習俗。伴娘把床鋪好並且給新娘以必要的指導,然後新娘獨自向主司婚姻和生育的女神朱諾祈禱,並且在女神辛西婭面前獻出她神聖的玉體。做完這一切後,丈夫才能解開妻子的緊身褡。妻子則要坐在生育之神穆圖努斯?圖圖努斯的###影象上。在遠古時代,初次性交很可能要當著證人們的面進行。甚至於在最早的時候或許會由丈夫的朋友們先與新娘性交。據巴霍芬說,這是原始社會殘存下來的婚前賣淫自由。“自然和肉體的法則與婚姻關係是不相容的,甚至是對立的。因此,即將結婚的婦女要為違背孕育萬物的大自然作出補償,經過一個自由賣淫的階段。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