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趙三球是怎麼算出圓周率的?

工坊用的卡尺。同一把卡尺,不同角度去測量這個圓的直徑,從上量到下,所有角度,我非常確定它的直徑是一尺。”趙三球解說。此刻張蒼和趙杏兒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趙杏兒翻著白眼,張蒼捻鬚微笑。

“然後我就找天平稱量這兩個金屬塊的重量。這裡是我的結論……”趙三球從懷裡摸出一張紙,唸了一下:“立方體是541斤7兩18銖,圓柱體是425斤4兩9銖。圓柱重量除以立方體重量,再乘以四,就是圓周率。我得到的結論是3.1416。當然,這個方法有一定缺陷,理論上用作對比的這兩個金屬塊越大,最後測量的資料就越準……如果製作兩個一丈高的金屬塊,我覺得怎麼也能到小數點以後八九位吧?”

“那我問你,你這兩坨是鉛塊?你這個鉛塊是澆築的,是用什麼東西做模具?”張蒼忍住笑,問。

“是用石蠟製作成模型,再用陶泥封住石蠟模型,用融化鉛塊,用失蠟法澆築出來的。”趙三球老老實實的說。

“所以你製作的蠟模比這個鉛塊還要大一些?最後你還要對鉛塊進行打磨精修?”張蒼繼續問。

“嗯,是的,我擔心直接澆築模具會有變形,表面會有氣泡沙眼之類的,所以就做的大了些,然後精修。我確定沒有任何沙眼,也沒有變形了,這兩塊就是標準的一尺立方體和一尺圓柱體!”趙三球確定的說。

“好了好了,你的方法我瞭解了,但是我問你啊。如果你要用稱重的方法來計算圓周率,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製作兩個蠟模來稱量呢?蠟塊和鉛塊,稱量計算,道理是一樣的?”

趙三球撓了撓頭,說:“當時就想用鉛塊來做來著,事後想起,也可以用蠟塊。但是有一個問題,蠟塊太輕,測量可能會出現誤差,我擔心測量不準。鉛塊重,砝碼的誤差就可以忽略不計。最終的誤差更小。”

張蒼放聲大笑,輕重的問題,涉及到天平精度,太輕的確實誤差會比較大,趙三球的這個方案其實很有趣,也很有效,但是,它是稱重得來的,這也不是計算啊!

雖然對數算不是很懂,但是參加評審的公孫尼子、蒙恬和扶蘇也笑了起來。該說不說,趙三球這個方法雖然有點繞,但是也是一種取巧,不過這裡面有很多道理。

一個笨辦法如果有效,那就不是一個笨辦法。蒙恬從兵家的角度,對這個方案是很讚賞的。繞開自己不擅長的數算,找到一個直觀的解決辦法,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張蒼側頭和趙杏兒討論了一下,最後給出結果:“趙三球是吧,你的這個,可以算是一個實驗,作為實驗,你這個方案設計的很好,我得說,你得出來的結論也很準確。但是你這個實驗不是數算的結果,是稱重的結果,我的助手需要是一個數算很強的人,按這個方案,不能接受你作為我的助手。可是……”張蒼拖長了聲音

“可是按照學校這面的規則,你這個實驗,我還是要給一個五分的學分的!這兩個鉛塊學校也可以買下來,作為一個記錄。”

在咸陽接到趙杏兒的信,讀到這塊的時候,張誠放聲大笑,幾乎要笑破肚皮。咸陽太壓抑了,好久沒有痛快的笑一次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