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聖之王,說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難處。狂聾心亂,永不聞法。
於無數劫,如恆河沙,生輒聾啞,諸根不具。常處地獄,如遊園觀。
在餘惡道,如己舍宅。駝驢豬狗,是其行處。謗斯經故,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聾盲喑啞,貧窮諸衰,以自莊嚴。水腫幹痟,疥癩癰疽,
如是等病,以為衣服。身常臭處,垢穢不淨,深著我見,増益瞋恚。
淫慾熾盛,不擇禽獸。謗斯經故,獲罪如是。告舍利弗,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窮劫不盡。以是因緣,我故語汝,無智人中,莫說此經。
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後轉生其他地獄受苦無數劫。
從地獄出,當墮畜生。若狗野幹:「野幹」是狼和狐狸交配的一種眾生。它不像狼那麼強大有力,也不像狐狸那麼狡猾,比較軟弱無力。其形枯瘦,黧黮(lidǎn)疥癩:這個狗皮包骨頭,一副可憐相。「疥癩」:渾身上下都是疙瘩,長瘡流膿。人所觸嬈:人看到以後都會拳打腳踢。「觸嬈」:用棍子打,用腳踢,用石頭子砸。
又復為人,之所惡賤。常困飢渴,骨肉枯竭:為人所討厭,沒有得吃,沒有得穿。人和畜生都是一樣的,沒有營養它就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活著的時候就給鞭子打;死了以後葬在亂石堆裡。斷佛種故,受斯罪報:就是因為他誹謗《法華經》,輕慢受持《法華經》的修行人,「斷佛種故」,受這樣的罪報。
若作駱駝,或生驢中,身常負重,加諸杖捶。但念水草,餘無所知。謗斯經故,獲罪如是:駱駝或者驢都是負重的動物,只知道有點水喝、有草吃就行了,背了東西還要給主人用棒子打。
有作野幹,來入聚落,身體疥癩,又無一目,為諸童子,之所打擲。受諸苦痛,或時致死。於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長大,五百由旬,聾騃無足,宛轉腹行,為諸小蟲,之所咂食。晝夜受苦,無有休息。謗斯經故,獲罪如是:
這是第三類,這種「野幹」也是渾身癩皮。所以到了村落裡小孩子都可以欺負它。當時就可以把它打死,死了以後又變成大蟒蛇。這個大蟒蛇有五萬里長,一由旬相當於一百里。許多小蟲子鑽到面板裡去咬它,它都沒有手來抓癢,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謗斯經故,獲罪如是」。每講一段苦情,佛都要總結。誰叫你誹謗《法華經》呢?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既然誹謗《法華經》有這麼大的罪過,是不是證明《法華經》太重要了?我們要作這樣的觀照啊。
若得為人,諸根闇鈍,矬陋攣躄,盲聾背傴。有所言說,人不信受,口氣常臭,鬼魅所著。貧窮下賤,為人所使,多病痟瘦,無所依怙:這段經文比較長,我們分段解釋。好不容易畜生道的罪報受滿了,到人道來不是來享樂的,還是來受苦報。
「諸根闇鈍」,即「六根暗鈍」,要麼就是瞎眼耳聾,要麼就是鼻子不靈。有些人思想很遲鈍,常常叫低能兒。「矬」,是身體矮小;「陋」,是嘴型裂的,兔唇;「攣」,小兒麻痺症;「躄」,腿拐的;「背傴」,是駝背。
「有所言說,人不信受」:同樣的話,在別人嘴裡有分量,人家能相信;到他嘴裡,人家當成耳旁風,認為他是講廢話。這是我們很敏感的問題。如果說你講的話明明是對的,人家不相信,你不要去怪別人,要懺悔自己。
「口氣常臭,鬼魅所著」:有一種人不管怎麼刷牙,開口就是臭的。「鬼魅所著」:那些鬼最喜歡聞這臭味。你看看凡是那些坐那裡打牌又抽菸的人,他的肩膀上都好多鬼趴在那裡,有些人甚至能引起鬼神附體。
「貧窮下賤,為人所使」:你這輩子只能給人當僕人,不能挺起腰板來自己做人,也就是下九流之類。「多病痟瘦,無所依怙」:這樣的人一身病,無依無靠,總是孤苦伶仃,他只有死路一條。雖親附人,人不在意:他雖然對別人是真心,人家卻不把他當回事。這也是我們修行中要檢點的問題。有人講:我明明對他是好心好意,為什麼他對我就薄情薄意?其實,世界上沒有人沾光,也沒有人吃虧。有智慧的人懂得反省自己,尤其是修行人必須如此。人家虧待你是討個債,你應該感到高興:這下好了!我的債還掉了。還債越晚利息越高,應該生感恩心;你如果再生個怨恨心的話,又會給自己造成新的障礙。若有所得,尋復忘失:這是健忘症,或者叫痴呆症。
若修醫道,順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復致死:當醫生給人家看病,明明開的藥方是對的,把人家越看病越重,還把人看死了,人死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