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有了慚愧心也是一種解脫,解脫了「無慚無愧」,叫「解脫知見無減」。我們剛才講了,過了一道關,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在這個方面解脫了。比如過去看到一個人最討厭,那麼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看到他,想恨都恨不起來,這是不是一種解脫啊?叫「解脫知見」。再過一段時間想到他很可愛,又是一種解脫。
第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第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第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這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顯現出來的智慧行。
你看到人家生種種煩惱,念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智慧啊?叫「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你這一句「阿彌陀佛」,你當下的心念知道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念,就是一個阿彌陀佛,叫「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那麼「一切身業隨智慧行」,怎麼樣行?看到乞丐沿街討飯,我們去供養他,這是不是身業啊?為什麼供養他呀?因為他就是我,我就是他。萬法都是一個本體。明白「如來藏」以後,他是「全性起修」。
第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第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第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在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德能,對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萬法以佛眼觀之,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十八不共法」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具足啊?只是被我們的煩惱習氣所迷失。因為是「迷失」,所以「迷而不失」;雖然不失,但因為在迷中,我們得不到真實妙用。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我執和煩惱習氣,使我們在如來果地上的無量種智慧德能能夠現行妙用。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這個「失」是迷失。
我獨經行時,見佛在大眾,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自惟失此利:讀經、誦經、繞佛、禪定、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問題……都叫「經行」。小乘人修行往往獨處較多,集體活動較少,各人自己用功;那麼他看到佛跟大乘人就是另外一種氣氛,總是置身於大眾之中,給大家講經說法。「自惟」,是自認為;「失此利」,是我失去了這種殊勝利益——自利利他。由此足見小乘人不同根機之人心態的區別。你看摩訶迦葉這些人,對大乘佛法才不感興趣呢。佛逼著他們出去講經說法,他是硬著頭皮答應;舍利弗卻因為自己不能參與行菩薩道,感到「若有所失」。
有些人提到去教化眾生,摩拳擦掌,興高采烈,恨不得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不睡覺;那心量小一點的就不是這樣的,按部就班。人與人之間的根機千差萬別,從舍利弗跟摩訶迦葉這對比我們就看得出來。修行人要懂得見賢思齊,我們為了教化眾生,只要有一口氣都要拼命,但是這裡也是要講究智慧。怎麼講究智慧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每當看到過去那些祖師大德,玄奘法師六十四歲就走了,智者大師六十一歲就走了,就是因為積勞成疾。匆匆忙忙地走了,是不是很可惜啊?如果再住世幾十年,他們的理論也會一次比一次圓滿。
每個人都有感覺:登臺講經的法師,每次的境界也不一樣。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時代也是這樣——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後勝前前。我們並不是批評古人、苛求古人,這是講時代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們既要發大心勇猛精進,又要用智慧來使我們有足夠的健康和壽命,弘揚如來家業。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盤。
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為失為不失:我到底是不是菩薩?我到底是不是佛?如來的那十八種功德我到底有沒有?我到底有沒有佛所講的那些無量的智慧和德能?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這四句話對前面四句是個重複,以表達舍利弗對這個事情非常上心;他說了一遍,覺得意猶未盡,就再說一遍。「籌量」就是前面的「思惟」。籌量我哪裡比人家差,我怎麼就不是菩薩?我怎麼就沒有佛的那種智慧?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