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身是心變出來的啊。所以現在就後悔沒往深處想一想。佛講菩薩法的時候,並沒有把小乘人隔開,讓他們在那旁聽。實際是不是就是對小乘人講法啊?
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這是講不懂得佛的良苦用心,認為他們在傳菩薩法,我們只是來聽聽而已。他如果用心聽,用心思惟的話,當下也成就。因為佛除了傳小乘法、方便法等等,經常跟文殊這些大菩薩談論第一義法。
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舍利弗聽馬勝傳了四句偈頌,頭兩句叫作「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聽完當下證初果羅漢。你現在應該相信,我也好,人也好,一切法也好,都是不生不滅的,都是隨著一種因緣而變現「生」和「滅」,你懂了就不落三惡道。何況我們講「一心三藏」這個法?怎麼就不敢相信我們成佛了?你們還以為要成佛怎麼複雜呀?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你要深信不疑。「思惟取證」:是不是心裡信解、明白了就證果啊?這就是心地法門見性成佛——見道就是證道,叫「思惟取證」。他有沒有講——我念了多少佛,朝了多少山,放了多少生……就證果了?真正的成就在於我們心裡的這個「信解」,在於我們心裡的智慧——你明白什麼樣的道理,你即是什麼樣的理。
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每自克責:「克責」就是孔老夫子講的「克己復禮,嚴於律己」。修小乘法,你越修越膽小,越修心事越沉重。小乘法是講究約束身心。往前走路你只能看四步,超過第五步你就是破戒,更不用說東張西望了,是不是?心量越修越小,情執越修越重。他是修大法的一種手段和橋樑。而你把橋和路當成了佛土,把手段當成了目的,不能成就。不可以把引導法當真。按照《楞嚴經》來講:「想升情墜」,他反而往下墜。他一心就是「我要成就」,把自己與大眾對立起來。由於這種情執很重,往往讓歪魔邪道有機可乘。
像小乘法那種修法,「每自克責」,要麼你就是短命,要麼你容易走火入魔。修得很認真很得當的,你證阿羅漢果位,但是又不能一概而論。憍陳如聽佛幾句,當下證四果羅漢;舍利弗一個禮拜證三果羅漢;摩登伽女站在那裡聽佛幾句,當下證三果羅漢。眾生心量深淺大小,天地之別;所以果報也成正比,就是現量證得的。要懂得開啟心量啊!心量不開,容易生病;等生病以後,除了極個別人大心量,他可以把自己心病治好,一般的人他失去信心;他就是懂得,也不一定能挺過來。所以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始終保持一個光明柔順的心態。那麼要保持這樣的心態,最好的絕招就是「如來藏」,明白這個心,包容一切的萬法,你的心量沒有辦法小。
而今從佛,聞所未聞:「聞」到了「法華妙法」,便「斷諸疑悔」;一切疑悔斷也斷,不斷也斷,它沒有辦法不斷。比如有些人講:「師父啊!我現在想恨一個人就是恨不起來。」這就是他心量大了,沒有辦法再變小。所以「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他沒有辦法不「泰然」,沒有辦法不「安穩」。即使坐到監獄裡,他都「泰然安隱」;監獄就是極樂世界,哪裡不是佛土啊?正好就這個機會求往生。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一個心,天堂也好,地獄也好,都是我。那出了監獄,也好,可以利他,更好地幫助眾生;關在監獄裡,也可以自利,換一個身再來教化眾生。玉琳國師在監獄裡,還給幾個犯人皈依了。哪裡不是教化眾生的場所啊?!這就叫「身意泰然,快得安隱」,煩惱也是菩提,菩提也是菩提;苦也是快樂,快樂還是快樂。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我們要成佛就是「從法化生」——用法把我執、煩惱習氣化掉了,化成了佛;那麼法又由佛金口所傳,所以視同於「從佛口生」。圓頓大法只愁悟不愁證,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在《法華經》第十七品更詳細,各人法分不一樣。從羅漢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覺,完全根據你聽經聞法的心態是怎樣的,而且當下證得「不退轉」。什麼叫「不退轉」?比如說你在人道,絕對不會退轉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聽經聞法一個小時以後,就是七十一分,兩天以後就是七十二分,他絕對不會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轉」。你沒有辦法退轉,就是行為上有所退轉,心不會退轉。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