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品第三
譬喻,是打比方,指東說西,由此說彼。在「三週說法」裡,〈序品第一〉和〈方便品第二〉屬於「法說周」,這是針對上等根機之人,聽佛直來直去正面開演,他就能成就;第二個叫「譬說周」,針對中等根機的人,透過打比方也能成就;第三個是「因緣周」,透過講宿世因緣,包括示現神通,讓下等根機的修行人同樣成就。在本品裡,首先要對舍利弗授記。因為舍利弗智慧第一,在前兩品「法說周」,他就已經悟解《法華經》。那後面在《信解品》是摩訶迦葉這些修行人透過「譬說周」而開悟,故而蒙佛授記。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踴躍歡喜:「踴躍」是喜形於色,好像心都要飛出來一樣,是比喻聞法開慧的一種氣氛;「歡喜」是聞法信解的一種法喜、解脫之喜,而不是凡夫的那種情執。
即起合掌:「合掌」在佛經典裡是個常用的名相,在佛門修行人日常生活中、修行中是慣用的禮節;在這裡「合掌」是表方便法、權法,所以「即起合掌」表示對權法、方便法已經完全理解。
瞻仰尊顏:這是以恭敬的心看著佛的尊顏;那麼這裡是以佛的「尊顏」表正法、實法,所以「瞻仰尊顏」是表示我們一切的心念已經歸於佛道,迴歸到大光明藏,對正法、實法已經信解。
而白佛言:「白」是陳述之義,同時表「根本」;這是從言語表述上都歸於根本,言為心聲。如果用身口意這三業來對照,「即起合掌」是表身業,「瞻仰尊顏」是表意業,「而白佛言」是表口業。
今從世尊聞此法音:聽佛的講話是不是法喜充滿,倍感親切啊?所以我們要注意檢驗,在聽解《法華經》的過程中各自心態的變化;當變化以後,再回顧自己過去的身口意業,你是不是感到很有意思啊?原來如此啊!你會暗暗地慶幸自己終於得到解脫!
心懷踴躍:這是講許多人開悟後喜不自勝。有一位同修告訴我,把「如來藏」道理搞明白以後,他五六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因為他過去讀的經書太多,看的有關的光碟、有關的解釋太多太多。
得未曾有:這種心態不可思議。舍利弗已經知道自己解脫了。
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這是指許多過去世中已經成就菩薩果位的修行人,在適當的時機佛也給他們授記。當時舍利弗就有失落感:我們這些小乘人當菩薩、成佛沒有份,甚自感傷。那相比於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是對大乘佛法不感興趣,而舍利弗就是對大乘佛法感興趣,但是卻被佛冷落在一邊。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他認為沒有機會修菩薩道,把這個能夠成就如來智慧的那種機會錯過了。也就是當時他還不能理解佛的良苦用心。
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
當年小乘人修行的特點,常獨處山林樹下,他心量小,就自己閉關。正法必須要入世,跟眾生打成一片,在煩惱中證菩提!可是往往這些人還看不起大乘法,他認為自己能閉關。如果你為了調養身體,想閉關一下,那很正常;可是你以為閉關能成道,是大錯而特錯,那不是成佛之道。
若坐若行,每作是念:「坐」和「行」都叫禪定,衣食住行無非禪定。我等同入法性:我們都是修行人。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為何如來卻以小乘法而來救度我們?這裡的「見」解釋為「作為」。
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他當年雖然沒有直接地怪佛,但實際上也是在懷疑佛;現在明白了,這是我們的過錯。我們對老師、對師父都是應該這樣:只能檢點自己,你不可以去懷疑師父、怨恨師父。師父講這個法是在保護弟子的功德,你可不要以為師父在為自己辯解。祖師大德都是這樣開示修行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自己。修行人不準見老師的過失,除非你跟老師的等級一樣;否則你沒有資格去誤解、議論老師。
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佛在講方便法的時候,少說幾十部經典都有口頭禪,都提到「如來藏」。即使講方便法,講人我空,完全可以往深處去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