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於病中,未經他施,自取地上藥草而食,便覺違背誓言,在王城中遇到月王便要求治罪懲罰。儘管月王再三申明無罪,但日仙人堅持要求,隨後在月王的園苑中關了六日。彼時的日仙人就是釋迦牟尼,月王就是羅睺羅。那耶輸陀羅又為何懷孕六年呢?
往昔無量世有一牧牛場,牛場主人有一女。有一天,母女二人到牧牛場取乳,裝滿大小兩器。大器女兒擔負,小器母親擔負。行到中路,母親對女兒說:「此處危險,快走。」時彼女因負大器,心中不滿:此器既大又重,何能快走?母親催促再三,女兒起了瞋恚心,就說:「你暫且擔負大小二器,我要便溺。」於是母親便兩手持取大小二器而行。女兒空手跟在後面慢慢走,令母兼負重器行走六里。彼女即是耶輸陀羅,由此業報,今生得懷胎六年之報。
回頭來看,這六年正好是釋迦牟尼離開王宮的六年。佛是在耶輸陀羅剛剛懷上羅睺羅的時候,連夜逃出王宮而出家。這個時候滿朝文武風言風語來了,「這就肯定是個大佛爺,釋迦牟尼在孃胎裡不過呆了14個月,他一呆就是6年!」這話中有話呀!丈夫離家六年,老婆再生兒子,這什麼意思?她雖然明白,可渾身是嘴講不清吶!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國王發誓,生起一堆柴火要跳進去,說,「如果這個兒子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我與兒子一同葬身火海;如果是,請老天爺開眼。」火生起來以後,奇蹟出現:一朵金蓮華把母子托出火海,大火變成清涼池。所以在戒定真香贊裡有一句: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羅睺羅在十大弟子中是「密行第一」。佛是激將法,講它秘密就已經不是秘密了。他就是《妙法蓮華經》第一,就是「如是我聞」第一。他明白這個道理,當下成佛。佛以自己的兒子做證明,「如來藏心地法門」一步登天,不歷修證。
當然他在剛剛剃度的時候,也很調皮搗蛋,利用自己的身份來戲弄比丘。人家來找佛,當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他就說在耆闍崛山;佛陀在耆闍崛山的時候,他就說在竹林精舍……因為這兩地約有兩裡多的路程,羅睺羅開玩笑會使大家徒勞往返,結果仍然是拜見不到佛陀。所以人家向佛告狀。
佛為了教化他,有一次從外面回來:「羅睺羅,我要洗腳,拿個腳盆來。」羅睺羅恭恭敬敬打水來給佛洗腳。水打來,佛把腳盆翻過來底朝天,他問佛:「佛啊!這樣我怎麼裝水啊?」佛講:「羅睺羅,法在你的心中,就像剛剛盆子裡的水,只有那麼一些些而已;現在因為說謊的習慣,你心中的善法就像潑撒出去的水,絲毫不剩半點!你玩笑戲弄人,就像傾斜的水盆,人們將不再信任你,並且也會輕視你。最後你會像倒蓋的盆子,連自己的善根也泯沒,再也裝不進任何一滴的法水!」
羅睺羅當下開智慧,跪下來懺悔。
羅睺羅有一天去聽佛說法,等到黃昏回到自己房間的時候,有個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將他的房間讓給掛單的比丘住,那個比丘便將羅睺羅的衣缽放到外面,自己則安住在裡面了。在僧團裡,沙彌是要敬重比丘的,還有佛陀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問那位比丘為什麼要住他的房間。
他痴痴地站在門外,感到進退兩難。當時又下起大雨來,羅睺羅沒有去處可以躲藏,就進入廁所,並打坐,努力想著佛的教誨:無論在什麼艱難困苦的環境裡,無論遭受什麼麻煩挫折,都不要起怨毒的心。這時,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沒了,藏在附近洞裡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來,漸漸地游到廁所裡來了。
佛以天眼察知到羅睺羅的危險,即刻走到廁所。佛先咳嗽一聲,裡面也咳嗽一聲,佛陀問道:「裡面是什麼人?」「是羅睺羅!」「出來!我要跟你講話!」羅睺羅想不到是佛陀的聲音,趕快從廁所中出來,不知不覺就擁抱住佛陀,雙目滔滔流淚。
講到這裡,與羅睺羅比一比,我們的我執破除了沒有啊?甚至老師教誨、同修勸導,竟還反目相待、惡口相還!你想不想成就?你怕不怕因果報應?諸佛菩薩就是示現這個相,你既然進到佛門就是想成就,不是來搞世間恩恩怨怨。跟大家講,沒有恩恩怨怨、沒有是非好壞,只看你能不能抓住當下,跟自己的煩惱習氣畫一個句號。大乘佛法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須菩提
翻譯成漢語叫「空生」,或者「善吉」。一個禮拜之內三易其名,這很有意思。須菩提一出生,家裡的百萬財產不翼而飛,所以他父親很煩惱——這下生了個災星,他一生下來,家裡就一貧如洗,所以給他起名叫「空生」。但生下來了又不能把他害死,所以請人給他相命,一個